羹的拼音、解释、组词
羹的基本解释:
1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汤。肉~。鸡蛋~。
羹的笔顺/笔顺名
丶,ノ,一,一,丨,一,丶,丶,丶,丶,丶,ノ,一,一,丨,一,一,ノ,㇏
点,撇,横,横,竖,横,点,点,点,点,点,撇,横,横,竖,横,横,撇,捺
-
1 丶
点
-
2 ノ
撇
-
3 一
横
-
4 一
横
-
5 丨
竖
-
6 一
横
-
7 丶
点
-
8 丶
点
-
9 丶
点
-
10 丶
点
-
11 丶
点
-
12 ノ
撇
-
13 一
横
-
14 一
横
-
15 丨
竖
-
16 一
横
-
17 一
横
-
18 ノ
撇
-
19 ㇏
捺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用肉、菜等烹煮成的糊状浓汤。如:「肉羹」、「鱿鱼羹」、「花枝羹」。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用肉、菜等勾芡煮成的浓汤。【例】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王建〈新嫁娘词〉三首之三)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用肉、菜等芶芡煮成的浓汤。《左传.隐公元年》:「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鼓以为汁。」
2. 一种烹饪方法。材料加水或高汤煮滚,用芡粉勾芡成薄糊状。
3. 不羹:地名。春秋时地,故址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襄阳县东南。《左传.昭公十一年》:「楚子城陈、蔡、不羹。」晋.杜预.注:「襄阳县东南有不羹城,定陵西北有不羹亭。」
详细解释
羹[gēng]
〈名〉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En.] tick soup)
【引】
1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 《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En.] vegetable soup)
【引】
1 《韩非子·五蠹》:藜藿之羹。
【例】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4 汤 ([En.] s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