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pǐ 部首 笔画4 字形半包围 五行 五笔:AQV

匹的基本解释:

1 量词(a.指整卷的绸或布;b.指马、骡等)。

2 单独:~夫(a.一个人,泛指平常人,如“国家兴亡,~~有责”;b.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如“~~之勇”)。

3 相当,相敌,比得上:~敌。~配。

匹的笔顺/笔顺名

一,ノ,乚,∟

横,撇,竖弯钩,竖折/竖弯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实力相当的。如:「匹敌」。

2. 配合。如:「匹配」。

3. 单独的。如:「匹夫之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4. 量词。用于计算布帛类纺织品的单位。如:「一匹布」、「两匹绸子」。

5. 量词。用于计算马、骡、驴等牲畜的单位。如:「一匹马」、「两匹驴」、「单枪匹马」。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实力相当。【例】匹配、匹敌

2. 配合。【例】匹配

3. 单一的、单独的。【例】匹夫、匹妇

4. 量词。计算布帛类纺织品的单位。【例】一匹布、两匹绸子

5. 量词。计算马、骡、驴等牲畜的单位。【例】一匹马、两匹驴、单枪匹马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量词。计算布帛类纺织品的单位。如:「一匹布」、「两匹绸子」。

2. 朋友。《礼记.缁衣》:「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汉.郑玄.注:「正当为匹字之误。匹谓知识朋友。」

3. 配合。《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庶人惟夫妻相匹。」

4. 比较、相比。《庄子.逍遥游》:「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5. 实力相当的。如:「匹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6. 单独的。如:「匹妇」、「匹夫」。

7. 量词。计算马、骡、驴等牲畜的单位。如:「一匹马」、「两匹驴」、「单枪匹马」。

详细解释

疋 pǐ

〈名〉

【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造字法】: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

1 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En.] bolt;piece)

【引】

1 《说文》:匹,四丈也。

2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3 唐· 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例】

又如:匹练(一匹白绢);匹帛(泛指纺织品);匹段(泛指丝织品)

2 志同道合的人;伴侣;配偶 ([En.] company)

【引】

1 李朝威《柳毅传》: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

【例】

又如:匹夫匹妇(指平民男女。泛指常人);匹夫小谅(指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匹夫沟渎(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匹群(犹伴侣,伙伴);匹双(匹偶,配偶)

3 同类;友辈 ([En.] friend generation)

【引】

1 《诗·大雅·假乐》:无怨无恶,率由群匹。

【例】

又如:匹畴,匹俦(同类);匹侪(同类;同伴)

4 匹敌,对手 ([En.] match)

【引】

1 《三国演义》:似此良医,世罕其匹,未可废也。

【例】

又如:世无其匹

5 二人 ([En.] two persons)

【引】

1 玄应《一切经音义》:畴匹,二人为匹,四人为畴。

6 雌雄 ([En.] female and male)。

【例】

如:匹居(雌雄同居);匹处(雌雄同处);匹耦(雌雄配对)

7 成对 ([En.] pair)。

【例】

如:匹鸟(成对的鸟);匹植(成对成行地种植);匹禽(成对的鸟)

8 通“譬”。比喻 ([En.] metaphor;analogy)

【引】

1 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匹诸俘伪。

2 元稹《酬乐天醉别》:匹如元不到京来。

匹[pǐ]

〈动〉

1 匹敌;比得上,相当 ([En.] compare;be equal to)

【引】

1 《诗·大雅·文王有声》:作丰伊匹。 传:“匹,配也。”

2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3 《楚辞·九章·怀沙》:怀质抱情,独无匹兮。

【例】

又如:天下谁能匹;匹休(比配;媲美);匹比(比);匹耦(投合);匹遇(遇合);匹亚(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匹驰(并驰)

2 匹配;相配 ([En.] be a match for)。

【例】

如:匹偶(婚配)

3 正对着;冲着 ([En.] be right against(one's face))。

【例】

如:匹头匹脑(对准头脸);匹头(迎面,劈头)

匹[pǐ]

〈形〉

1 单独 ([En.] single)。

【例】

如:匹马(一匹马。亦指单身独骑) “疋”

2 另见 yǎ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譬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僻吉切,品入聲。【說文】四丈也。【正譌】四丈則八端,故从八。从匸,象束帛形。【前漢·食貨志】布帛廣二尺二寸爲幅,長四丈爲匹。【小爾雅】倍兩謂之匹。【廣韻】俗作疋。

又偶也。【詩·大雅】率由羣匹。【註】成王循用羣臣之賢者,其行能匹偶己之心。

又【廣韻】配也,合也,二也。【爾雅·釋詁】匹,合也。【註】謂對合也。【疏】匹者,配合也。【詩·大雅】作豐伊匹。

又【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匹。【註】匹謂知識朋友。

又妃匹。【漢匡衡政治疏】匹妃之際,生民之始。

又【左傳·桓十年】匹夫無罪。【註】庶人夫妻相匹。其名旣定,雖單亦匹,故通謂匹夫匹婦。

又馬曰匹。【周禮·夏官註】四匹爲乘。

又【藝文類聚】馬光景一疋長,故曰疋。【正譌】馬影四丈,亦借用匹,別用疋。

又通作騖,音木。【禮·曲禮】庶人之摯匹。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注解

【匹】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普吉』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说文解字》中的“文七”意为同部字数量统计。

【匹】字本义为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匹】字造字法为会意。

【匹】字字形结构为半包围, 可拆字为“匚(匹) 儿”。

【匹】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二, 匸部, 现代部首为匚, 笔画为4画。

【匹】字异体字:疋 鴄。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四丈也。从八、匸。八揲一匹,八亦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四丈也。从八匸。八揲一匹,八亦聲。普吉切文七

注解

【匹】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普吉』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说文解字》中的“文七”意为同部字数量统计。

【匹】字本义为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匹】字造字法为会意。

【匹】字字形结构为半包围, 可拆字为“匚(匹) 儿”。

【匹】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二, 匸部, 现代部首为匚, 笔画为4画。

【匹】字异体字:疋 鴄。

《说文解字》注解

(匹)四丈也。按四丈之上當有布帛二字。襍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鄭曰。納幣謂昏禮納徴也。十箇爲束。貴成數。兩兩合其卷。是謂五兩。八尺曰尋。五兩、兩五尋、則每卷二丈也。合之則四十尺。今謂之匹。猶匹偶之云與。周禮。凡嫁子、娶妻。入幣䊷帛無過五兩。鄭曰。五兩、十端也。每端二丈。按二丈爲一端。二端爲兩。每兩爲一匹。長四丈。五兩則五匹爲一束也。凡古言束帛者、皆此制。凡言匹敵、匹耦者、皆於二端成兩取意。凡言匹夫、匹婦者、於一兩成匹取意。兩而成匹。判合之理也。雖其半亦得云匹也。馬稱匹者、亦以一牝一牡離之而云匹。猶人言匹夫也。○按字之本義有難定者。如襍記注今謂之匹、猶匹偶之云與。是以匹偶爲本義。而帛二兩爲引申之義也。與許說迥異。四丈爲匹之云。三代時經傳不見。其字从八。八者、別也。夫婦有別。故謂之匹。从匚。亦取別嫌明微意與。鄭意或當如是。从八。謂八之數隱其中。會意。八揲一匹。說从八之意。揲者、閱持也。閱持者、更迭持之而具數也。筮者揲之以四。此揲之以八。八尺者五而得四丈。故其字从八。所以揲之以八者、度人之兩臂爲尋。今人於布帛猶展兩臂度之也。八亦聲。古音八讀如必。普吉切。十二部。

匹字组词

夫贩妇 夫怀璧 马单枪 马当先 先里 马北方 丢扑答 妇沟渠 力扑六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