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的拼音、解释、组词
恕的基本解释:
1 原谅,宽容:~宥。~谅。~罪。宽~。饶~。~我直言。
2 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道。忠~。
恕的笔顺/笔顺名
ㄑ,ノ,一,丨,𠃍,一,丶,㇃,丶,丶
撇点,撇,横,竖,横折,横,点,卧钩,点,点
-
1 ㄑ
撇点
-
2 ノ
撇
-
3 一
横
-
4 丨
竖
-
5 𠃍
横折
-
6 一
横
-
7 丶
点
-
8 ㇃
卧钩
-
9 丶
点
-
10 丶
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原谅。如:「饶恕」、「宽恕」、「恕罪」、「恕难从命」。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推己及人之道。【例】忠恕、仁恕
2. 宽宥、原谅。【例】饶恕、宽恕、恕罪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推己及人之道。《论语.卫灵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宽宥、原谅。如:「饶恕」、「宽恕」。《水浒传》第一三回:「如无红叶,便是汝等虚妄,官府定行责罚不恕。」
详细解释
恕[shù]
〈名〉
【本义】:恕道,体谅
【造字法】:形声。从心,如声。
【引】
1 《说文》:恕,仁也。
2 《孟子》:彊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3 《声类》:以心度物曰恕。
4 《贾子道术》:以己量人谓之恕。
5 《墨子经上》:恕,明也。
6 《礼记·中庸》:忠恕违道不远。 注:“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
7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例】
又如:恕直(宽仁正直);恕心(仁爱之心);恕实(忠实,老实);恕道(宽仁之道)
恕[shù]
〈动〉
1 饶恕,宽恕 ([En.] forgive;pardon)
【引】
1 《战国策·赵策》: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2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例】
又如:恕谅(宽谅,原谅);恕免(饶恕;宽免);恕辞(开脱或原谅的言辞)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仁也。从心如聲。㣽:古文省。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仁也。从心如聲。㣽,古文省。商署切
注解
『从心,如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心】为形旁,【如】为声旁。
【恕】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如聲』,即形声字中【如】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商署』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古文”,指战国时期秦以外的六国文字。
【恕】字本义为恕道,体谅。
【恕】字造字法为形声:从心、如声。
【恕】字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如 心”。
【恕】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 心部, 现代部首为心, 笔画为10画。
【恕】字异体字:㣽 。
《说文解字》注解
(恕)仁也。孔子曰。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矣。孟子曰。彊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是則爲仁不外於恕。析言之則有別。渾言之則不別也。仁者、親也。从心。如聲。商署切。五部。
(㣽)古文省。从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