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的拼音、解释、组词
迟的基本解释:
1 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
2 晚:~到。~暮,~早。推~。延~。
3 姓。
迟的笔顺/笔顺名
𠃍,一,ノ,丶,丶,㇋,㇏
横折,横,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
1 𠃍
横折
-
2 一
横
-
3 ノ
撇
-
4 丶
点
-
5 丶
点
-
6 ㇋
横折折撇
-
7 ㇏
捺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比规定的时间延后。如:「迟到」、「延迟」、「迟误」、「事不宜迟」。
2. 缓慢、不灵活。如:「迟缓」、「迟钝」。
3. 犹豫。如:「迟疑不决」。
4. 凌迟:古代酷刑之一,先断四肢,再割喉处死,目的在于使受刑人极为痛苦地慢慢死去。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等待、期望。【例】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南朝宋.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2. 一直到、等到。【例】迟帝还,赵王死。(《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高祖吕皇后传》)
3. 缓、慢。【例】迟缓、事不宜迟
4. 晚、不早。【例】迟到、迟归、姗姗来迟
5. 姓。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缓、慢。如:「事不宜迟」、「说时迟,那时快。」
2. 不灵活、不敏捷。如:「迟钝」。《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
3. 晚、不早。如:「姗姗来迟」、「迟到」。
4. 犹豫、延缓。如:「迟疑不决」。唐.白居易〈琵琶行〉:「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5. 姓。如古时有迟任。
6. 等待、期望。《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南朝宋.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7. 一直到、等到。《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高祖吕皇后传》:「迟帝还,赵王死。」《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郃传》:「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
详细解释
迟
遲 chí
〈形〉
【本义】:慢慢走
【造字法】:形声。
1 同本义。泛指慢 ([En.] walk slowly;slow)
【引】
1 《说文》:迟,徐行也。
2 《广雅》:迟,缓也。
3 《诗·小雅·楚茨》:废彻不迟。
4 《诗·邶风·谷风》:行道迟迟。
5 《易·归妹》:迟归有待。
6 《荀子·宥坐》:陵迟故也。
7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例】
又如:迟徐(缓慢);迟滞(缓慢阻滞)
2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En.] slow;obtuse)
【引】
1 魏源《默觚下》:料事同而迟速不同。
2 《汉书·杜周传》:周少言重迟。 注:“谓性非敏速也。”
3 迟疑;犹豫 ([En.] hesitate to)
【引】
1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4 晚 ([En.] late)
【引】
1 《广雅》:迟,晚也。
2 《诗·商颂·长发》:汤降不迟。
【例】
又如:他来迟了;迟疾(太晚,耽搁太久)
5 早 ([En.] early)。
【例】
如:迟旦(黎明,清晨);迟明(黎明,清晨)
6 长久 ([En.] long)
【引】
1 《诗·商颂·长发》:昭假迟迟。
【例】
又如:迟久(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