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的拼音、解释、组词
朦的基本解释:
1 〔~胧〕a.月光不明;b.不清楚,模糊。
朦的笔顺/笔顺名
丿,㇆,一,一,一,丨,丨,丶,乛,一,一,ノ,㇁,ノ,ノ,ノ,㇏
竖撇,横折钩,横,横,横,竖,竖,点,横撇/横钩,横,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
1 丿
竖撇
-
2 ㇆
横折钩
-
3 一
横
-
4 一
横
-
5 一
横
-
6 丨
竖
-
7 丨
竖
-
8 丶
点
-
9 乛
横撇/横钩
-
10 一
横
-
11 一
横
-
12 ノ
撇
-
13 ㇁
弯钩
-
14 ノ
撇
-
15 ノ
撇
-
16 ノ
撇
-
17 ㇏
捺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朦胧:A>不清楚、模糊。如:「暮色朦胧」、「烟雾朦胧」。B>月色昏暗的样子。如:「今晚月色朦胧,星星都看不见了!」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朦胧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参见「朦胧」条。
详细解释
朦[méng]
〈形〉
【本义】:月不明
【造字法】:形声。从月,蒙声。
1 同本义 ([En.] (moonlight) dim)
【引】
1 《说文新附》:朦,月朦朦也。
2 《西游记》:空架鼓,枉悬钟,绘壁尘多彩象朦。
【例】
又如:朦朦(微明的样子)
2 模糊不清的样子 ([En.] dusky)。
【例】
如:朦郁(迷蒙郁结);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朦松(形容似醒非醒、眼睛模糊)
3 迷糊,迷惘 ([En.] dazed)
【引】
1 《西游记》:空架鼓,枉悬钟,绘壁尘多彩象朦。
【例】
又如:朦朦(迷惘的样子);朦里朦胧(迷迷糊糊,不真切,不明了)
4 愚昧 ([En.] ignorant)。
【例】
如:朦狡(愚昧狡诈的人)
5 通矇,目盲。亦指一时失明 ([En.] blind)。
【例】
如:朦瞽(眼睛失明)
朦[méng]
〈动〉
蒙骗,蒙混 (【英】:deceive)。如:朦充(蒙混冒充);朦抵(蒙混抵充);朦混(用欺骗手段使人相信虚假的事物)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說文】月朦朧也。【類篇】朦朧,月將入也。【正字通】與肉部朦別。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注解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月朦朧也。从月蒙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月朦朧也。从月蒙聲。莫工切
注解
《说文解字》注解
『从月,蒙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月】为形旁,【蒙】为声旁。
【朦】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蒙聲』,即形声字中【蒙】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莫工』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朦】字本义为月不明。
【朦】字造字法为形声:从月、蒙声。
【朦】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月 蒙”。
【朦】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七, 月部, 现代部首为月, 笔画为17画。
【朦】字异体字:䏵 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