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lèi,lē 部首 笔画6 字形左右 五行 五笔:ELN

肋的基本解释:

1 胸部的两侧:两~。~骨。~膜。

2 像肋骨的:~木。

肋的笔顺/笔顺名

丿,㇆,一,一,㇆,ノ

竖撇,横折钩,横,横,横折钩,撇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肋骨:人或动物胸腔两侧弓形的扁骨。人的肋骨共有十二对,前端以肋软骨连接胸骨,后端连接脊椎,形成胸廓,有保护胸腔内脏的作用。如:「这场车祸,他不幸断了两根肋骨。」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肋骨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肋骨的简称。如:「左肋」、「右肋」、「鸡肋」。

2. 参见「肋条」、「肋巴扇儿」等条。

详细解释

肋[lèi]

〈名〉

【本义】:肋骨

【造字法】:形声。从肉,力声。

1 同本义 ([En.] rib)

【引】

1 《说文》:肋,肋骨也。

2 《释名·释形体》:肋,勒也,所以捡勒五脏也。

【例】

又如:肋下(腋下);肋肢(腋下,胳肢窝);肋窝(也作“肋罗”。胸前腋下的部位。通称胳肢窝)

2 房屋或其它建筑物中的构架木材 ([En.] stall bar)。

【例】

如:肋木

3 胸部的侧面 ([En.] costal region)。

【例】

如:两肋插刀

4 另见 lē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脅骨也。从肉力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脅骨也。从肉力聲。盧則切

注解

『从肉,力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肉】为形旁,【力】为声旁。

【肋】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力聲』,即形声字中【力】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盧則』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肋】字本义为肋骨。

【肋】字造字法为形声:从月、力声。

【肋】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月 力”。

【肋】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四, 肉部, 现代部首为月, 笔画为6画。

【肋】字异体字: 。

《说文解字》注解

(肋)脅骨也。亦謂之榦。榦者、翰也。如羽翰然也。从肉。力聲。盧則切。一部。

肋字组词

底下插柴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