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的拼音、解释、组词
霉的基本解释:
1 低等植物,真菌的一类,常寄生在食物和衣服的表面,呈细丝状,有分枝,没有叶绿素:~菌。白~。青~。
2 〔倒(dǎo)~〕遇事不利,遭遇不好。亦作“倒楣”。
3 食品、衣物等受了潮热长霉菌:发~。~烂。~变。~气。~豆腐。
霉的笔顺/笔顺名
一,丶,乛,丨,丶,丶,丶,丶,ノ,一,∟,㇆,丶,一,丶
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撇,横,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
-
1 一
横
-
2 丶
点
-
3 乛
横撇/横钩
-
4 丨
竖
-
5 丶
点
-
6 丶
点
-
7 丶
点
-
8 丶
点
-
9 ノ
撇
-
10 一
横
-
11 ∟
竖折/竖弯
-
12 ㇆
横折钩
-
13 丶
点
-
14 一
横
-
15 丶
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寄生于腐朽、潮湿或受污食品、器物上的低等菌类。其菌丝散布于器物表面,菌柄突出,上生孢子囊,囊内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散各处而繁殖。如:「氯霉素」。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寄生于腐朽、潮湿或受污食品、器物上的低等菌类。其菌丝散布于器物表面,菌柄突出,上生孢子囊,囊内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散各处繁殖。【例】氯霉素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泛指物体表面由许多菌丝错综而成的菌丝体,多见于腐朽的动植物上或受潮、受污的食品、器物上。初生时为白色的菌丝,菌柄突出,上生孢子,有红、黄、绿、黑等颜色。成熟后随风飘散。
2. 因发霉而败坏。如:「霉坏」。
3. 面部黝黑。《淮南子.修务》:「神农憔悴,尧瘦臞,舜霉黑,禹胼胝。」
详细解释
霉[méi]
[动]
(形声。从雨,每声。本义:物因生菌而质变) 同本义 (【英】:be spoiled by mildew)。
【例】
如:霉显(受潮霉烂);霉黑(物受潮湿而发霉变青黑);霉干菜(芥菜的茎叶,加香料盐渍,封在瓦器中,使发霉后晒干而成)
霉
黴 méi
[名]
真菌;霉菌 (【英】:mold)生长在各种有机物质或生物体表面上的絮状物,特别当潮湿时或腐烂时。
【例】
如:青霉;绿霉
霉[méi]
[名]
1 在各类有机物及活植物上通常在表面由真菌如白粉菌科和霜霉菌科形成的白色生长物 ([En.] mildew)
2 梅雨 ([En.] plum rains)。
【例】
如:霉天;霉雨
霉
黴 méi
[形]
1 面垢黑 ([En.] dirty and black)
【引】
1 《说文》:黴,中久雨青黑。
2 《楚辞·刘向·九叹逢纷》:颜黴黧以沮败兮。
3 《淮南子·脩务》:尧瘦臞,舜黴黑。
【例】
又如:霉瘠(黑而瘦);霉黧(形容面垢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