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的拼音、解释、组词
睡的基本解释:
1 闭目安息,大脑皮质处于休息状态:~意。~觉。~梦。~眠。入~。~魔(喻强烈的睡意)。
睡的笔顺/笔顺名
丨,𠃍,一,一,一,ノ,一,丨,一,丨,丨,一,一
竖,横折,横,横,横,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
1 丨
竖
-
2 𠃍
横折
-
3 一
横
-
4 一
横
-
5 一
横
-
6 ノ
撇
-
7 一
横
-
8 丨
竖
-
9 一
横
-
10 丨
竖
-
11 丨
竖
-
12 一
横
-
13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闭著眼睛休息。如:「睡觉」、「睡眠」、「睡著了」、「睡梦中」。
2. 睡眠时用的。如:「睡衣」、「睡袋」。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闭目安眠。【例】午睡、沉睡、睡觉 ◎
2. 睡眠时用的。【例】睡衣、睡袋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闭目安息,使身心凝定沉静,以休养精神。如:「沉睡」。《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披介胄而睡。」
2. 躺。《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那些朋友们和我赌赛,叫我睡在街心里,把膀子伸著,等那车来。」
3. 睡眠时用的。如:「睡衣」、「睡袍」。
详细解释
睡[shuì]
〈动〉
【本义】:坐着打瞌睡
【造字法】:会意。从目,垂声。指眼睑下垂,打瞌睡。
1 同本义 ([En.] doze off)
【引】
1 《说文》:睡,坐寐也。
2 《战国策·秦策》: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
3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 卫鞅,语事良久, 孝公时时睡,弗听。
【例】
又如:睡晌觉(睡午觉);睡寐(瞌睡;打盹)
2 ([En.] 中古以后为)睡着 ([En.] sleep)
【引】
1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2 明· 魏禧《大铁椎传》: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3 《聊斋志异·促织》:夫妻心稍愿,但几神思气痴木,奄奄思睡。
【例】
又如:睡头(睡眠的兴致);睡呓(梦话);睡魔(因做恶梦而惊叫、呻吟);睡长觉(死去);睡鞋(小脚女人睡眠穿的软底鞋)
3 躺,躺下,躺卧 ([En.] lie;lie down)。
【例】
如:睡鸭炉(古代的一种香炉。造型如鸭入睡,腹内焚香,烟从口出)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坐寐也。从目、垂。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坐寐也。从目垂。是僞切
注解
【睡】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是僞』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睡】字本义为坐着打瞌睡。
【睡】字造字法为会意:从目、从垂。
【睡】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目 垂”。
【睡】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四, 目部, 现代部首为目, 笔画为13画。
【睡】字异体字: 。
《说文解字》注解
(睡)坐寐也。知爲坐寐者,以其字从垂也。左傳曰:坐而假寐。戰國策:讀書欲睡。从目。宋本無聲字,此以會意包形聲也。目者,目瞼垂而下。坐則爾。是僞切。古音在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