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quán 部首 笔画10 字形上下 五行 五笔:UDRJ

拳的基本解释:

1 屈指卷(juǎn )握起来的手:~头(“头”读轻声)。

2 徒手的武术:~术。打~。太极~。~谱。~脚。

3 肢体弯曲:~曲。~起腿来。

4 量词,用于拳头打人的动作:打他几~。

拳的笔顺/笔顺名

丶,ノ,一,一,ノ,㇏,ノ,一,一,亅

点,撇,横,横,撇,捺,撇,横,横,竖钩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屈手,五指紧握的形状。如:「拳头」、「拳打脚踢」。

2. 徒手技击。如:「拳击」、「拳术」、「少林拳」。

3. 量词。用于计算拳头出击的单位。如:「他连挥三拳,全部落空。」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手指屈握成团状。【例】挥拳、拳打脚踢、赤手空拳

2. 一种徒手搏击的武术。【例】醉拳、太极拳、少林拳

3. 弯曲、蜷曲。【例】拳曲

4. 量词。计算拳头出击的单位。【例】他连挥三拳,全部落空。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手屈指卷握成的形状。如:「双手握拳。」、「挥拳打人。」

2. 一种徒手搏击的武术。如:「打拳」、「太极拳」、「少林拳」。

3. 量词。计算拳头出击的单位。如:「他连挥三拳,全部落空。」

4. 姓。如春秋时卫国有拳弥。

5. 弯曲。如:「拳起腿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

详细解释

拳[quán]

〈名〉

1 (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2 同本义 ([En.] fist)

【引】

1 《说文》:拳,手也。 按,张之为掌,卷之为拳。”

2 《吕氏春秋》: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

【例】

又如:挥拳;赤手空拳

3 拳术;拳击 ([En.] boxing)。

【例】

如:拳经(谈拳术的文字;拳术);打拳;太极拳;拳技(拳击的技法);拳法(拳击的技法)

4 通“弮”。弓弩 ([En.] bows)

【引】

1 《汉书·李广传》:士张空拳。

5 姓

拳[quán]

〈动〉

1 通“蜷”。屈曲;卷曲 ([En.] curl)

【引】

1 《庄子·人间世》:其棱细则拳曲。

2 《颜氏家训·勉学》:手不得拳,膝不得屈。

【例】

又如:拳拳弯弯(卷曲的样子);拳毛(卷曲的毛发);拳挛(拳曲;屈曲);拳毛(毛发卷曲);拳足(卷曲脚爪);拳发(头发卷曲)

拳[quán]

〈形〉

1 勇壮 ([En.] brave)

【引】

1 《诗·巧言》:无拳无勇。 传:“力也。”

2 《国语·齐语》:有拳勇股肱之力。 注:“人勇为拳。”

2 如:拳果(壮勇果断);拳勇(勇壮);拳捷(勇壮敏捷);拳猛(勇猛);拳腕(犹勇力);拳儇(勇壮矫捷)

3 诚挚 ([En.] honest)

【引】

1 司马迁《报任安书》: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2 《汉书·贡禹传》:不胜拳拳。

【例】

又如:拳拳好善(诚心诚意行善);拳挚(诚挚)

拳[quán]

〈量〉

1 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

【引】

1 《水浒传》: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

2 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

【引】

1 张国宾《合汗衫》:我这一去,不得一拳儿好买卖不回来。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手也。从手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手也。从手聲。巨員切

注解

『从,手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为形旁,【手】为声旁。

【拳】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手聲』,即形声字中【手】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巨員』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拳】字造字法为形声:上形下声。

【拳】字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卷上() 手”。

【拳】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二, 手部, 现代部首为手, 笔画为10画。

【拳】字异体字:㩲 搼 。

《说文解字》注解

(拳)手也。合掌指而爲手。故掌指二篆廁手拳二篆之閒。卷之爲拳。故檀弓曰。執女手之拳然。从手。聲。巨員切。十四部。

拳字组词

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 中掿沙 不离手 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 服膺 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盛意 头产品 在念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