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宜民的简介:

yí mín
1.谓使民众安辑。

  • AI解释

《宜民》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或为官治国的理念,强调的是政治理想应当以人为本,即“适于人民、利于民众”。具体来说,“宜”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适宜、适合;“民”指的是人民。整体上,“宜民”的理念主张政治措施和政策应当考虑百姓的实际需求和长远利益。

详细解释

  • :指适宜的、适当的。
  • :指民众,百姓。
  • 宜民:强调治理国家或做决策时要以适合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确保各项政策能够惠及大众,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造句示例

  1. 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君子治国宜民是重要理念之一。
  2. 现代政府应推行宜民政策,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3. 为了实现宜民的目标,我们需要倾听人民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
  4. 领导干部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就是宜民利民。
  5. 在制定新政策时,我们应该秉持宜民的原则,确保它能够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支持。

分词解释

1 适合,适当:~人。~于。合~。权~。适~。相~。2 应该,应当:事不~迟。3 当然,无怪:~其无往而不利也。4 姓。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