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zhēn 部首 笔画14 字形左右 五行 五笔:SDWT

榛的基本解释:

1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2 丛杂的草木:~芜。莽~。~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榛的笔顺/笔顺名

一,丨,ノ,丶,一,一,一,ノ,㇏,ノ,一,丨,ノ,丶

横,竖,撇,点,横,横,横,撇,捺,撇,横,竖,撇,点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植物名。榛木科榛木属,落叶乔木。叶阔,互生,呈卵形或倒卵形,叶缘为锯齿状。春日开单性花。结球形坚果,果仁可食,亦可榨油。果实亦称为「榛」。

2. 丛生的草木。【例】荆榛、荒榛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植物名。榛木科榛木属,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倒卵形,叶缘锯齿状。雄柔荑花序二至五个簇生,雌花序头状,春日开花。坚果卵圆形,与果苞近等长。果仁可食,亦可榨油。果实也称为「榛」。

2. 丛生的草木。《晋书.卷五一.列传.皇甫谧》:「披榛采兰,并收蒿艾。」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五出:「只见半亭瓦砾,满地荆榛。」

详细解释

榛[zhēn]

【引】

1 名

【本义】:植物名。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造字法】:形声。从木,秦声。

1 同本义 ([En.] hazel)

【引】

1 《说文》:榛,榛木也。

2 《诗·邶风·简兮》:山有榛。

3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女贽不过榛栗枣。

【例】

又如:榛林(榛木林)

2 榛果 ([En.] hazelnut)

3 丛生的树木 ([En.] jungle)

【引】

1 《广雅》:木丛生曰榛。

2 淮南子·原道训》:隐于榛薄之中。 注:“聚木曰榛,深草曰薄。”。

【例】

又如:榛林(亦指丛林);榛迷(杂林丛生);榛株(丛木的根株)

榛[zhēn]

【引】

1 形

草木丛生的样子 (【英】:jungled)。

2 榛卉(杂生的花草);榛曲(草木丛生的幽僻之处);榛杞(泛指丛生的灌木);榛草(丛生的杂草)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木也。从木秦聲。一曰菆也。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木也。从木秦聲。一曰菆也。側詵切

注解

『从木,秦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木】为形旁,【秦】为声旁。

【榛】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秦聲』,即形声字中【秦】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側詵』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榛】字本义为植物名。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榛】字造字法为形声:从木、秦声。

【榛】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木 秦”。

【榛】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六, 木部, 现代部首为木, 笔画为14画。

【榛】字异体字:㰉 樼 。

《说文解字》注解

(榛)榛木也。邶風山有榛傳曰。榛、木也。小雅。營營靑蠅。止于榛。傳曰。榛所以爲藩也。衞風箋曰。樹榛栗椅桐梓漆六木於宮。可伐以爲琴瑟。從木。秦聲。側詵切。十二部。一曰叢木也。各本作一曰菆也。艸部曰。菆、蓐也。今依玄應書卷十一所引爲長。倉頡篇、淮南高注、漢書服注、廣雅皆云。木叢生曰榛。菆一作蕪。

榛字组词

狉狉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