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与可墨竹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诗词:《书文与可墨竹》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中文译文:
我的笔墨与我的才情都已经过去了,现在谁能写出新的诗文呢?
虽然我留下了一些才华,但我却悲伤地思念着已逝的文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于宋代的作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苏轼说自己的笔墨与才情都已逝去,这里的“笔与子”可以指代具体的书法和绘画技艺,也可以象征他的文学才华。他在这里表示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文学创作需要新的力量来继续发展。
接着,苏轼提出了一个问题:“诗今谁为新?”他在思考现在谁能够创作出新的诗文来填补他留下的空白,谁能够继续传承文化的火炬。这里的“诗”可以广义地指代文学作品,也可以指代诗歌。苏轼对后人的创作能力充满了期待和挑战。
在诗的结尾,苏轼用“运斤质”和“断弦人”来形容自己。这里的“运斤质”指的是他留下的才华和造诣,即使他已经过去,但他的才华仍然存在。而“断弦人”则暗示了他对过去的文人和文化的思念,他悲伤地回忆起那些已经逝去的时光。
整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和文化传承的思考,表达了苏轼对后人的期望和自己的无奈。他希望有新的人才能继承他的文化遗产,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文人和文化的怀念和思念之情。这首诗词充满了对文化传统和文学发展的思考,展示了苏轼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后人的期望。
shū wén yǔ kě mò zhú
书文与可墨竹
bǐ yǔ zi jiē shì, shī jīn shuí wèi xīn.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kōng yí yùn jīn zhì, què diào duàn xián rén.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