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作者:苏轼宋代

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
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

分类: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月地云阶漫一樽,
玉奴终不负东昏。
临春结绮荒荆棘,
谁信幽香是返魂。

诗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诗中表现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人生的忧虑,以及对幽香和返魂的独特观察。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月地云阶漫一樽”,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月光下,梅花如云一般覆盖着阶梯,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一樽”可以理解为一片片的梅花,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用梅花酿造的美酒。整句诗表达了梅花的繁盛和美丽。

第二句“玉奴终不负东昏”,表达了梅花的坚韧与不屈。梅花在严寒的冬天中依然能够盛开,不畏寒冷,不屈服于外界的艰难环境。这里的“东昏”指的是东方的寒冷冬季,也可以理解为指代艰难困苦的时刻。梅花作为东方的花卉代表,展现了坚强和不屈的品质。

第三句“临春结绮荒荆棘”,描述了梅花在春天来临之际与荆棘交织在一起的景象。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梅花却早早地绽放,与世界上其他的花朵相比,它是孤勇的,也是独立的。这里的“绮荒荆棘”表达了困境和艰难,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能够绽放,暗示了梅花的坚强和顽强。

最后一句“谁信幽香是返魂”,表达了梅花幽香的特点和传奇的意象。梅花的香气清淡幽远,被人们称为“返魂香”,意味着梅花的香气能够唤起人们对逝去事物的回忆和思念。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梅花香气的赞叹和对生命中瞬间美好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梅花作为一种寒冷冬季中的花卉,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魅力,成为了作者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载体。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述和象征意义的运用,展示了苏轼对坚韧不拔、返璞归真的品质的赞美,并寓意着人们应该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的美好与自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cí yùn yáng gōng jì fèng yì méi huā shí shǒu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yuè dì yún jiē màn yī zūn, yù nú zhōng bù fù dōng hūn.
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
lín chūn jié qǐ huāng jīng jí, shuí xìn yōu xiāng shì fǎn hún.
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