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鲥鱼

作者:吴嘉纪清代

打鲥鱼,暮不休。
前鱼已去后鱼稀,搔白官人旧黑头。
贩夫何曾得偷买,胥徒两岸争相待。
人马销残日无算,百计但求鲜味在。
民力谁知夜益穷!驿亭灯火接重重。
山头食藿杖藜叟,愁看燕吴一烛龙。

分类:

作者吴嘉纪简介

吴嘉纪(1618年-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江苏东台人(清代属于扬州府泰州)。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共收入诗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吴嘉纪诗笺校》本。

《打鲥鱼》是清代吴嘉纪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打鲥鱼,暮不休。
前鱼已去后鱼稀,
搔白官人旧黑头。
贩夫何曾得偷买,
胥徒两岸争相待。
人马销残日无算,
百计但求鲜味在。
民力谁知夜益穷!
驿亭灯火接重重。
山头食藿杖藜叟,
愁看燕吴一烛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打鲥鱼为背景,描绘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为了生计艰辛努力的生活状态,同时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民命运的思考。

诗的开头写道,“打鲥鱼,暮不休。”打鲥鱼是一种艰辛的劳动,意味着人们为了谋生不得不在日暮时分仍然不停地努力。接着描述了鱼的情况,“前鱼已去后鱼稀”,前面的鱼已经离开,后面的鱼也很少,这暗示着渔民们的收获越来越少。

下一句写道,“搔白官人旧黑头”,搔白官人指的是官府,黑头则表示贩夫走卒。这句表达了即使是贩夫走卒,也难以偷取官府的利益,说明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底层民众的艰难处境。

接着描绘了两岸的胥徒争相等待,这里的胥徒指的是贩夫走卒或其他从事类似活动的人们,他们在两岸等待着有利可图的机会,这种景象暗示了社会底层人民为了生计而争相竞争的激烈局面。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人马销残,日落西山,这是在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奔波劳累的情景。然而,尽管艰辛,人们仍然不计一切去追求鲜味,这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两句写道,“民力谁知夜益穷!驿亭灯火接重重。山头食藿杖藜叟,愁看燕吴一烛龙。”这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和忧虑之情。民众的力量渐渐衰弱,夜晚的驿亭灯火不断接连,说明人们为了生计不得不长时间工作。山头上的老人只能食用野菜,手持拐杖扶老还行,愁眼之中看到的只有燕吴两地的微弱的烛光,这象征着人民的困境和社会的不公。

总的来说,《打鲥鱼》这首诗词以打鲥鱼为背景,通过描绘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诗词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描写,通过渔民打鲥鱼的情景和社会底层人民的劳累生活,展示了社会的阶层不平等和底层民众的辛酸境遇。诗中还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们追求美好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希望和坚持的精神。最后两句则以山头上的老人和微弱的烛光作为象征,呈现了作者对底层民众困境的忧虑和同情之情。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民命运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感染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dǎ shí yú
打鲥鱼

dǎ shí yú, mù bù xiū.
打鲥鱼,暮不休。
qián yú yǐ qù hòu yú xī, sāo bái guān rén jiù hēi tóu.
前鱼已去后鱼稀,搔白官人旧黑头。
fàn fū hé zēng dé tōu mǎi, xū tú liǎng àn zhēng xiāng dài.
贩夫何曾得偷买,胥徒两岸争相待。
rén mǎ xiāo cán rì wú suàn, bǎi jì dàn qiú xiān wèi zài.
人马销残日无算,百计但求鲜味在。
mín lì shéi zhī yè yì qióng! yì tíng dēng huǒ jiē chóng chóng.
民力谁知夜益穷!驿亭灯火接重重。
shān tóu shí huò zhàng lí sǒu, chóu kàn yàn wú yī zhú lóng.
山头食藿杖藜叟,愁看燕吴一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