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西郊

作者:白居易唐代

散吏闲如客,贫州冷似村。
早凉湖北岸,残照郭西门。
懒镊从须白,休治任眼昏。
老来何所用,少兴不多言。

分类:

作者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晚出西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散官闲如客,贫州冷似村。
早凉湖北岸,残照郭西门。
懒镊从须白,休治任眼昏。
老来何所用,少兴不多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散官晚上出游的景象。诗人身份虽然是官员,但他的职务并不繁忙,生活宛如旅客一般随意自在。他所在的地方贫困冷落,宛如乡村般寂静。夜晚的凉意早早降临,北岸的湖水在微风中泛起涟漪,夕阳的余晖透过西门的残垣断壁洒在大地上。诗人懒散地拿起镊子,顺着白发拔下几根,眼睛也开始昏花,不再费心整理。他已经老去,不知道自己还能有什么用处,少有的兴致也不再多言。

赏析:
《晚出西郊》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上离开城市,走进贫困冷落的乡村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官员身份的描述,暗示了自己的自由和闲散,与繁忙的政务相比,他更像一个随性自在的旅客。贫困冷落的乡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以冷落的气氛和凉意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氛围。夕阳的余晖透过残垣断壁的景象,表达了岁月流转、光阴易逝的主题。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身体的衰老,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无奈。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奈之情,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晚期的深沉体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wǎn chū xī jiāo
晚出西郊

sàn lì xián rú kè, pín zhōu lěng shì cūn.
散吏闲如客,贫州冷似村。
zǎo liáng hú běi àn, cán zhào guō xī mén.
早凉湖北岸,残照郭西门。
lǎn niè cóng xū bái, xiū zhì rèn yǎn hūn.
懒镊从须白,休治任眼昏。
lǎo lái hé suǒ yòng, shǎo xìng bù duō yán.
老来何所用,少兴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