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令子的简介:
líng/lǐng/lìng zǐ
1.犹言佳儿,贤郎。多用于称美他人之子。
1.犹言佳儿,贤郎。多用于称美他人之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贤子。多用于称美他人的儿子。《旧唐书.卷一五八.列传.郑余庆》:「宪宗谓余庆曰:『卿之令子,朕之直臣,可更相贺。』」《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称人有令子曰:『麟趾呈祥。』」
在古代汉语中,“令子”一词通常指的是别人的孩子,含有尊敬、尊重的意思。这个词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原意是“您家公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较为正式或尊敬的称呼方式,在不同的语境下也可能有稍微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详细解释
- 词义:通常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表达对他身份地位或者人格的尊重。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中,是一种礼貌的说法。在口语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正式场合或文言文中。
- 含义:含有尊敬和礼遇的意味,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尊卑观念。
造句
- “令子学业有成,真是可喜可贺。”—— 意为别人的孩子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就,表示祝贺。
- “家父一直教导我要对令子有礼貌,尊敬他人。” —— 在这种情况下,“令子”指的是其他人的孩子或公子。
- “令子的书法作品展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用于描述其他人孩子的艺术作品获得了重视和认可。
- “令子的慈善活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表达了对他人在慈善事业上的贡献表示赞赏的态度。
- “在与令子们的交往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 这里的“令子”指的是他人的子女或年轻一代的人士。
这些例子展示了“令子”这一词语如何被用于表达对他人家庭成员的尊敬和重视。在实际运用时,要注意语境及场合,以确保使用得体恰当。
分词解释
令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