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幂的拼音、解释、组词
乘幂的简介:
chéng mì
1. [数]∶见“幂”。
1. [数]∶见“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数学上指同一数自乘若干次的乘方。如2自乘四次,就是2的四次幂。也称为「乘方」。
《乘幂》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似乎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术语或者是地方方言中的用法。不过,在数学领域里,“乘幂”通常指的是某个数被自身相乘若干次的结果,也就是指数运算中的底数和指数的结合形式。例如,(2^3 = 8),这里的“2”是基数或底数,“3”是指数,整个表达式即为“2”的三次乘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理解:
- 基数:即被乘的数。
- 指数(幂):表示基数需要与自己相乘的次数。
- 乘幂的结果:即基数按照指数的要求进行了多少次相乘后得到的最终结果。
下面提供几个与“乘幂”相关的造句,以帮助理解和使用这个概念:
- 为了计算(5^4)(五的四次方)的值,我们需要将5与自身相乘三次。答案是625。
- 在计算机科学中,了解如何高效地进行乘幂运算对于优化算法非常重要。
- 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是当我们说“两的十次方”时,其实就是在描述一个2作为基数、10为指数的乘幂关系。
- 科学家在计算宇宙中恒星的数量或光年距离时,经常需要用到高阶的乘幂来简化表达式和便于理解。
-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如何快速准确地求出任意两个正整数之间的乘幂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技能之一。
请注意,在不同的语境下,“乘幂”可能有所变化或被赋予特定含义,请根据实际场景灵活使用。
分词解释
乘
chéng,shèng
1 骑,坐:~马。~车。~客。~警。2 趁着,就着:~便。~机(趁着机会)。~势。~兴(xìng)。因利~便。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法。~幂(mì)。~数。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小~。上~。下~。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