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752)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林甫(?-752)的简介:

lǐ lín fǔ (?-752)
唐代大臣。公元735年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封晋国公,权势甚盛。为人奸诈,对人表面友好,暗中加以陷害,被称为“口蜜腹剑”。在位期间,勾结宦官、嫔妃,不许谏官批评朝政,只求取媚于玄宗,政事日趋腐败。

  • AI解释

李林甫(?-752)》这一词条主要指的是唐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权臣。他字景昭,出身于名门望族——陇西李氏。李林甫在唐玄宗时期长期担任相位,在朝中掌握实权长达二十多年之久,是著名的“口蜜腹剑”人物之一。

详细解释

  1. 身份与时代:李林甫生于唐朝开元年间(约720年),卒于天宝十一年(752年)。他任职期间正值唐玄宗开元盛世向天宝之乱过渡的重要时期。

  2. 政治生涯:李林甫的政治生涯极为成功,他在朝中的地位几乎不可撼动。他精明强干,擅长权术,但手段极其阴险,善于揣摩君主的心意,并以此为准则来处理政务。

  3. 人物特质:“口蜜腹剑”是形容李林甫的常用成语,意指表面和颜悦色、甜言蜜语,而内心却满含杀机、奸诈。这种特点使他在政坛上如鱼得水,但最终也成为了他仕途上的双刃剑。

  4. 历史影响:李林甫执政期间,虽然为皇帝排挤异己、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手段之恶劣使得朝政日渐腐败,最终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

造句

  1. 李林甫表面温文尔雅,实则心狠手辣。
  2. 他善于运用“口蜜腹剑”的策略来获取自己的利益。
  3. 历史上李林甫因政敌众多而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4. 尽管人们对他深恶痛绝,但不可否认李林甫的手段确实有效地巩固了皇帝的统治。
  5. 在那个政治斗争激烈的时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成为了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

分词解释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lín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3 姓。

1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后指人的表字(亦作“父”):台~(询问别人名号的礼貌用语)。2 刚刚,才:年~弱冠。惊魂~定。3 大:“无田~田”(不要去耕大田)。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