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荒的拼音、解释、组词

烧荒的简介:

shāo huāng
烧掉荒地上的野草以便开垦:烧荒垦殖。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古代御敌方法。守边将士,每到秋天,出塞纵火,尽烧枯草,以防止敌人来牧马。

《烧荒》这个词组在汉语中通常是指农民为了清理农田、促进土地肥沃或防止杂草蔓延而进行的一种传统农事活动,即通过焚烧田地表面的枯枝落叶等干物质来达到上述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在一些地区可能受到限制或者被禁止使用。

详细解释

  1. 用途:烧荒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管理方式,主要用于清理农田中的杂草、病虫害残留物以及有机肥料的分解产物。
  2. 过程:选择适当的时机(一般是在春耕前),将田地表面覆盖的枯枝败叶集中起来进行燃烧。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残留物被烧尽,土地表层得到翻新,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 注意事项
  4. 环境保护:现代农作实践中更加注重环保,因此在使用这一方法时需要考虑其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5. 安全隐患:需注意避免火灾发生,确保操作安全。

造句

  1. 春天到了,农民们开始着手准备烧荒工作,为新一年的丰收打下基础。
  2. 虽然传统方法如烧荒能够有效清理田地,但在某些地区已经禁止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小明家承包了一片农田,他决定采用现代农法来替代传统的烧荒方式,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4. 村里的老李用新式化肥和覆盖物代替了老一辈传下来的烧荒方法,既节省成本又环保。
  5. 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气,今年夏天烧荒后的田地特别容易引发火灾,因此政府加大了对这一活动的安全管理力度。

以上内容是基于“烧荒”在农业领域内的一种解释和应用,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及其相关背景知识。

分词解释

shāo

1 使东西着火:焚~。燃~。~灼。~毁。2 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水。~饭。~砖。~焊。~蓝。~料。3 一种烹饪方法:~茄子。~鸡。4 体温增高:发~。退~。5 经烘烤制成的饼:~饼。火~。6 一种烈性白酒:~酒。高粱~。7 过多的肥料使植物枯萎、死亡。

huāng

1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2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3 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4 冷落偏僻:~村。~郊。~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5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6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信。~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7 放纵,迷乱:~淫。~腆(沉湎于酒)。8 远,边远的地方:~远。~遐。八~。9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之”。10 包有:“奄有龟蒙,遂~大东,至于海邦”。11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子(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