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辟的拼音、解释、组词

赴辟的简介:

fù bì/pì
1.应朝廷征召。

  • AI解释

赴辟》的详细解释

赴辟”是一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响应朝廷征召或接受任命,前往任职。在古代,“辟”是指由皇帝直接向民间选拔官员,是除科举外另一种重要的选官方式。例如,《后汉书·党锢传序》中有记载:“初桓帝欲立常山王为嗣,欲以窦武为辅国中郎将,而辟窦武,不答。”其中“辟”字即为此意。

造句

  1. 自从接到朝廷的征召信,他便毫不犹豫地赴辟京城,希望能有所作为。
  2. 据闻,他此次能赴辟新职,不仅是因为他的才能出众,更重要的是他为人正直、品行端正。
  3. 尽管路途遥远且艰辛,但为了国家大业,他仍毅然赴辟偏远之地,不负所托。
  4. 他自小便立志做一名官员,这次终于有机会赴辟,实现自己的理想。
  5. 赴辟之日,亲友为之饯行,虽然离别时分难免有些伤感,但他深知为国效力乃天下之大义。

分词解释

1 往,去:~京。~会。~任。~约。~宴。2 投入(某种境地),参加(某种行列):~战。~敌(加入对敌作战)。~难(nàn )。~义。3 古同“讣”,讣告。

bì,pì

1 君主:复~。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