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毋相见,死毋相哭的拼音、解释、组词

生毋相见,死毋相哭的简介:

shēng wú xiāng/xiàng jiàn/xiàn,sǐ wú xiāng/xiàng kū
1.活不见面,死不临丧。表示决绝。

  • AI解释

这句成语“生毋相见,死毋相哭”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彼此之间存在怨恨或矛盾的人在世时互不往来,即使去世也不互相哀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两个人或者两方之间的关系恶劣到了极点,以至于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后都不想与对方有任何交集或联系。

详细解释

  • 生毋相见:意指在世时绝不相见,避免任何面对面的接触。
  • 死毋相哭:指即使一方离世后,另一方也不愿意哀悼或者参与丧礼,体现了彼此之间关系的彻底破裂和决裂。

这句话通常被用于描绘敌对、仇视或极端对立的关系中的极端行为。在古代,可能是因为某种重大的矛盾甚至战争背景;而在现代社会,这样的说法或许会用来形容一些激烈的社会冲突或是个人之间的深厚仇恨。

造句示例

  1. 小李和小张从小就是死对头,自从那次争吵之后,他们就生毋相见,死毋相哭
  2. 因为两家有历史恩怨,所以即使父亲去世,母亲也拒绝参加对方家族的丧礼,体现了“生毋相见,死毋相哭”的状态。
  3. 在那场政治斗争中,两派人士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生毋相见,死毋相哭”成了双方的真实写照。
  4. 尽管他们现在已经分开了多年,但两人之间的仇恨依然深刻,“生毋相见,死毋相哭”是描述这段关系的最佳方式。
  5. 由于家族间的长期恩怨,在双方老人去世后,各自家庭都严格遵守了“生毋相见,死毋相哭”的原则,没有进行任何交流或接触。

这种表达方式在文学和日常对话中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人与人之间极端对立的情感状态。

分词解释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1 不要,不可以:~妄言。宁缺~滥。2 不:~庸。~宁(nìng )。3 姓。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jiàn,xiàn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 接触,遇到:怕~风。~习。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 会晤:会~。接~。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1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喊。~泣。~诉。~腔。啼~。长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