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羊的拼音、解释、组词

夷羊的简介:

yí yáng/xiáng
1.古指神兽﹑怪兽。《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韦昭注:"夷羊﹐神兽。牧﹐商郊牧野。"《史记.周本纪》"麋鹿在牧"裴骃集解引晋徐广曰:"此事出《周书》及《随巢子》﹐云'夷羊在牧'。牧﹐郊也。夷羊﹐怪物也。"一说﹐土神。《淮南子.本经训》:"江河三川,絶而不流,夷羊在牧,飞蛩满野。"高诱注:"夷羊,土神。殷之将亡,见于商郊牧野之地。"后亦以比喻乱世中的贤者。 2.复姓。春秋晋国有夷羊五。

  • AI解释

《夷羊》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并非常见词汇,它往往出现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中。根据现有的资料,“夷羊”一般指的是生活在荒凉或偏远地区的羊类,或者是一种特定的传说中的动物形象,在古籍如《庄子·逍遥游》和《列子·黄帝篇》中有出现,意指一种性情高洁、孤傲不群的动物,象征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详细解释

  1. 出处:“夷羊”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中提到的一种“非醴泉不饮,非练木不食”的奇异之兽。
  2. 寓意:在古代文化中,“夷羊”常被赋予高洁、孤独的象征意义。它往往用来比喻那些保持清高品格而不愿屈就世俗的人或物。

造句

  1. 在那片荒凉之地,传说中的“夷羊”依然傲然栖息于山巅,无人可近。
  2. 像夷羊一样,他坚守着自己的志向,即便生活艰难也不愿放弃高尚的追求。
  3. 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那头“夷羊”却独自享受着纯净的生活,宛如世外桃源。
  4. 与世俗不同的“夷羊”,它象征着不被污染的精神家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份珍贵的存在。
  5. 在这样的时代里,“夷羊”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内心的纯洁和独立。

请注意,“夷羊”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较为罕见,并且它的具体含义可能因文而异。上述解释及造句旨在提供一个基于古代典籍的理解框架,以供参考。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

yáng,xiáng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黄~。羚~。~羔。~毫。~肠线。~肠小道。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