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行蒲伏的拼音、解释、组词
膝行蒲伏的简介:
xī xíng pú fú
伏地爬行。
伏地爬行。
- AI解释
词语“膝行蒲伏”并非一个标准词汇,但从其组成来看,“膝行”和“蒲伏”分别可以独立理解。我们将逐个解析这两个词:
-
膝行:指以膝盖作为支撑点进行移动的方式。古时候多用于表示某种特殊的姿态或动作。例如,在一些传统礼仪中,跪地时使用双手撑地,用膝盖代替脚掌来行走。
-
蒲伏:一般用于形容卑躬屈膝、低声下气的样子。“蒲”在这里通假“匍”,即趴、趴伏的意思;“伏”则是低头或俯首之意。合起来指身体贴地面或低下的姿态,常用来比喻在他人面前表现得非常谦卑。
综合来看,“膝行蒲伏”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极为恭敬、屈辱的姿势,形象地描述了以膝盖着地的方式行走,并且态度极其谦卑的姿态。
造句
- 在古代宫廷中,若非地位显赫之人或得到特别许可,臣子只能用“膝行蒲伏”的方式在皇帝面前移动。
- 古装剧里常有这样的情节:低贱的仆人或战败的将军为了求得宽恕,会采用“膝行蒲伏”来表达自己的卑微和诚意。
- 他虽然才刚入门,但在老师面前仍能“膝行蒲伏”,显示出非常谦逊的态度。
- 在古代战争中,失败的一方往往需要采取“膝行蒲伏”的方式向胜利者求饶以求生存。
- “膝行蒲伏”不仅是对地位和权力的服从,也是一种礼节的表现,在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尤为重要。
请注意,“膝行蒲伏”并非标准词语,以上解释基于对其构成部分的理解。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调整。
分词解释
膝
xī
1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盖骨(亦称“髌骨”)。护~。屈~。~眼。~下(子女幼时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奴颜卑~。
行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蒲
pú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黄(蒲的花粉)。~棒。~草。~绒。~扇。2 指“菖蒲”:~节。~月(指农历五月)。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4 古同“匍”,匍伏。5 姓。
伏
fú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