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相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曲子相公的简介:
qū/qǔ zǐ xiāng/xiàng gōng
1.五代晋相和凝的绰号。
1.五代晋相和凝的绰号。
- AI解释
《曲子相公》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称谓,主要出现在宋朝时期。这个称谓通常是用于指代那些擅长填词作曲、具有较高音乐修养和文学才华的人士。在宋代,文人往往通过创作诗词来表达情感或描绘景物,并且与歌妓合作将这些作品吟唱出来,因此这类人士被称为“相公”。"曲子"指的是他们所创作的歌词或者曲谱,“相公”是对这些文人的尊称。
造句
- 在那个时代,许多文人雅士都以创作和演奏《曲子》为乐,成为“曲子相公”,他们的名字常常与那些优美的旋律相连。
- 那位著名的文人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曲子相公”;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
- 他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曲子相公”,能够创作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 在那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时代里,“曲子相公”的存在为文化生活增添了无尽色彩。
-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曲子”来感受当时的文化氛围以及那些才华横溢的“曲子相公”。
请注意,以上句子是基于《曲子相公》的概念进行的创作,旨在帮助理解这一词语所代表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使用“曲子相公”这样的表达方式,但在文学作品或历史叙述中可以找到类似的说法来描述具有音乐才华的人士。
分词解释
曲
qū,qǔ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3 弯曲的地方:河~。4 偏僻的地方:乡~。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霉。6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相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