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的拼音、解释、组词
曲的基本解释: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
4 偏僻的地方:乡~。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霉。
6 姓。
曲的笔顺/笔顺名
丨,𠃍,一,丨,丨,一
竖,横折,横,竖,竖,横
-
1 丨
竖
-
2 𠃍
横折
-
3 一
横
-
4 丨
竖
-
5 丨
竖
-
6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一种将蒸过的麦或米发酵后再晒干的制品,可用来酿酒,亦称为「酒母」。如:「酒曲」、「大曲」。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一种将蒸过的麦子或白米发酵后再晒干的制品。可用来酿酒。 △酒母、酒曲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把麦子或白米蒸过,加入曲种混合,使曲菌繁殖、发酵后再晒干,称为「曲」。可用来酿酒。宋.苏轼〈少年游.银塘朱槛曲尘波〉词:「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也称为「酒母」、「酒曲」。
2. 姓。如晋代有曲崇裕。
详细解释
曲[qū]
[形]
1 弯曲,不直 ([En.] bent;croo-ked)
【引】
1 《说文》:曲,象器曲受物之形。
2 《广雅·释诂一》:曲,折也。
3 《书·洪范》:木曰曲直。
4 《玉篇》:曲,不直也。
5 《荀子》: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6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曲挺纵横。
7 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以曲为美。
8 之疏之曲。
【例】
又如:曲录(弯弯曲曲);曲律(曲吕。弯曲的样子);曲弯弯(像弓一样弯);曲蟮(蚯蚓);曲盖(古时仪杖用的曲柄华盖);曲兵(形体弯曲的兵器)
2 迂曲;婉转 ([En.] tortuous;mild and indirect;tactful)。
【例】
如:曲谕(婉转动人的教诲);曲止(婉转阻止);曲言(婉言);曲譬(婉转譬喻);曲子(指肠子);曲邃(曲折深邃);曲狭(迂曲狭窄);曲复(迂回曲折)
3 周遍;多方面;详尽 ([En.] all;detailed)。
【例】
如:曲止(委曲详尽);曲至(周到);曲防(遍设堤坊)
4 表敬之词 ([En.] your)。
【例】
如:曲延臣算(请求通融,延长我的寿命);曲延(谦称邀请你而使你受到委曲)
5 邪僻,不正派 ([En.] evil;dishonest)。
【例】
如:曲心矫肚(心地阴险,一肚子虚情假意);曲意(委曲己见以奉承他人);曲就(委曲成全);曲全(曲意保全)
6 细,细小 ([En.] trifle;petty)。
【例】
如:曲惠(小惠);曲智(小智);曲胜(小胜);曲艺(医卜之类的小技艺)
7 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En.] narrow)
【引】
1 《管子·侈靡》:毋使人曲之。
曲[qū]
[名]
1 理屈;理亏 ([En.] wrong;unjustifiable)
【引】
1 《易·系辞下》:其言曲而中。
2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曲在赵。
3 曲在秦。
4 以负秦曲。
【例】
又如:曲挠(无罪而被枉屈);曲论(歪曲事实的议论;狡辩)
2 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En.] bend of a river,etc.)
【引】
1 《诗·魏风·汾沮洳》:在汾一曲。
2 明· 顾炎武《复庵记》:汾之一曲。
【例】
又如:河曲(河流弯曲的地方);曲阿(屋的曲角);曲房(内室,密室);曲屋(周旋曲屈的楼阁);曲隈(曲折隐蔽之处)
3 偏僻的处所;乡里 ([En.] countryside)。
【例】
如:曲士(乡曲之士);曲落(村庄);曲道(乡曲,乡里);曲辫子(乡愚)
4 小巷 ([En.] lane)。
【例】
如:曲头(巷头;街头)
5 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En.] a bamboo tray for raising silkworms)
【引】
1 《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曲薄为生。
【例】
又如:曲簿(养蚕的器具)
曲[qū]
[动]
1 使弯曲 ([En.] bend)
【引】
1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 《后汉书·郑弘传》:弘曲躬而自卑。
【例】
又如:曲匝(身体屈曲辗转);曲肱(弯着胳膊作枕头。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曲
麯、麴 qū
[名]
1 酒母 ([En.] leaven;yeast)。
【例】
如:红曲;神曲;曲糊(粘浆状态的酒曲);大曲(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酒曲(酿酒用的曲)
2 泛指酒 ([En.] wine)。
【例】
如:曲蘖(酒);曲王(指酒神);曲生(酒的别名)
3 另见 qǔ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丘玉切【集韻】【韻會】區玉切,音䱡。【說文】象器受物之形。【易·繫辭】曲成萬物而不遺。【疏】屈曲委細。【書·洪範】木曰曲直。【傳】木可以揉曲直。
又【詩·秦風】亂我心曲。【傳】心曲,委曲也。【禮·曲禮·釋文】曲禮,委曲說禮之事。
又【禮·中庸】其次致曲。【註】曲,猶小小之事。【朱註】一偏也。
又【說文】或說蠶簿。【禮·月令】具曲植籧筐。【註】所以養蠶器也。曲,簿也。【前漢·周勃傳】以織簿曲爲生。【註】葦簿爲曲也。
又樂曲。【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又姓。【史記·蒙恬傳】御史曲宮。
又【集韻】顆羽切,音踽。地名。【史記·曹相國世家】軍於曲遇。
又【陳丞相世家】更以陳平爲曲逆侯。
又【韻補】叶區聿切。【劉植·魯都賦】巖險迴隔,峻巘隱曲。猛獸深潛,介禽匿。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注解
【曲】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丘玉』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古文”,指战国时期秦以外的六国文字。
【曲】字造字法为象形。
【曲】字字形结构为单一, 可拆字为“日(曲) 丨”。
【曲】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二, 曲部, 现代部首为曰, 笔画为6画。
【曲】字异体字:䒼 粬 麯 㻃 。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說曲,蠶薄也。凡曲之屬皆从曲。:古文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說曲,蠶薄也。凡曲之屬皆从曲。,古文曲。丘玉切〖注〗《集韻》匚古作。
注解
【曲】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丘玉』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古文”,指战国时期秦以外的六国文字。
【曲】字造字法为象形。
【曲】字字形结构为单一, 可拆字为“日(曲) 丨”。
【曲】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二, 曲部, 现代部首为曰, 笔画为6画。
【曲】字异体字:䒼 粬 麯 㻃 。
《说文解字》注解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也。匚象方器受物之形,側視之。曲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視之。引申之爲凡委曲之稱。不直曰曲。詩曰:子髮曲局。又曰:亂我心曲。箋云:心曲,心之委曲也。又樂章爲曲。謂音宛曲而成章也。周語曰:士獻詩。瞽獻曲。韋云:曲,樂曲也。毛詩傳曰: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韓詩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按曲合樂者,合於樂器也。行葦傳曰:歌者,比於琴瑟也。卽曲合樂曰歌也。區玉切。三部。凡曲之屬皆从曲。或說曲,蠶薄也。曲見月令,方言,漢書周勃傳。詳艸部薄下。其物以萑葦爲之。七月傳曰:豫畜萑葦。可以爲曲也。其字俗作䒼。又作筁。
()古文曲。小徐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