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制的拼音、解释、组词

亏制的简介:

kuī zhì
1.违制。谓放宽法度。 2.损抑礼制。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亏制”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组,这可能是因为它并非是一个标准的、正式的词汇。不过,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如古代文献或某些专业术语中,可能会遇到这个词。“亏制”的字面意义可以理解为“不足的规定”或者“不够的标准”,但具体含义需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来确定。

详细解释

在古典文学和历史文献中,“亏制”常用于描述某种规定的不完善、不足之处。例如,在古代的官制或法规体系中,可能会提到某些制度存在“亏制”的情况,意味着这些规定不够健全或是有缺陷,需要改进和完善。

造句示例

  1. 在汉朝初期,国家制度尚处于构建阶段,“亏制”问题较为突出。
  2. 为了确保行政效率,必须检查并纠正当前官僚体系中的“亏制”之处。
  3. 古代的一些军事策略中提到的“亏制”,可能是战术布置上的不足或遗漏。
  4. 社会学家在研究某一时期的社会制度时指出,当时存在较多“亏制”的现象。
  5. 历史学家认为,在某些关键历史节点上,由于缺乏足够的准备而导致了国家政策执行中的“亏制”问题。

请注意,“亏制”并非标准词汇,上述解释和造句基于对词语可能含义的理解,并非官方定义。在正式或专业环境中使用时,建议进一步查阅权威资料以确保准确无误。

分词解释

kuī

1 缺损:~本。2 对不起:~不了你。3 幸而:多~你提醒我。4 表示讥讽:~你做得出来。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