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要的拼音、解释、组词
治要的简介:
zhì yào/yāo
1.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 2.施政之要领。 3.施政之需求。 4.摘录主要部分。如唐初魏征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摘取其中有关王朝兴衰得失的部分,为《群书治要》。
1.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 2.施政之要领。 3.施政之需求。 4.摘录主要部分。如唐初魏征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摘取其中有关王朝兴衰得失的部分,为《群书治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治国的要术。《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宋书.卷六四.裴松之传》:「申述至诚,广询治要。」
2. 岁计。统计核算全年收入与支出的帐簿。《周礼.天官.宰夫》:「一曰正,掌官法以治要。」汉.郑玄.注:「治要,若岁计也。」
《治要》这个词通常出现在中国古籍中,它是“治理之关键”或“治理的根本原则”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治要”指的是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基本法则或者是治国之要,强调的是通过某种方法或措施达到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
详细解释
- 治:指治理、管理。
- 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关键、根本或者必要性。强调的是在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点或核心原则。
综合起来,“治要”通常指的是统治者或管理者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或原则,以确保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和长久性。
造句
- 古代君主常常研读《治要》,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施政方针。
- 在这次改革中,政府采纳了《治要》中的理念,力求从根本上改善民生问题。
- 学习先贤留下的治要思想,对于当代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治要》不仅是古代政治家的智慧结晶,也是现代治理者需要参考的重要文献之一。
- 虽然时代变迁,《治要》中的许多原则依然适用,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实践。
通过这些解释和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治要”这个词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治
zhì
1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2 整理:~河。~水。3 惩办:~罪。处(chǔ)~。4 医疗:~病。~疗。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6 从事研究:~学。~史。7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9 姓。
要
yào,yāo
1 索取:~账。~价。2 希望,想:~强。~好。3 请求:她~我给她读报。4 重大,值得重视的:重~。~人。~领。纲~。~言不烦。5 应该,必须:须~。6 将(jiāng):将~。快~。7 如果,倘若:~是。8 表选择:~么。~不。~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