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的拼音、解释、组词

午门的简介:

wǔ mén
皇宫的正门,群臣待朝候旨之处:众卿且退,午门候旨|触怒龙颜,被推出午门斩了。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日皇城的正门。为群臣待朝候旨的地方。明.叶宪祖《易水寒》第四折:「开著午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到了初六日五鼓,羽林卫士摆列在午门外,卤簿全副设了,用的传胪的仪制,各官都在午门外候著。」

午门》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指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北京故宫(紫禁城)的主要出入口之一。午门位于紫禁城的正南端,是明朝和清朝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赦令以及处决重犯的重要场所。午门外广场曾经是处理死刑案件的地方,因此也具有浓厚的历史感与象征意义。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故宫南部。
  • 建筑结构:由三道门组成,中间的正门平时不使用,只有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节日或重要仪式时才开放;两侧的东、西门则是经常使用的出口。
  • 历史意义:不仅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古代法律执行的象征性地点。自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起,午门被用于展览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和历史文物。

造句:

  1. 午门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
  2. 站在午门前,我不禁想象当年这里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
  3. 多年来,午门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诞生与离去。
  4. 导游详细介绍了午门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
  5. 每当夜幕降临,故宫内的灯光映照在午门上,显得格外庄重而美丽。

以上句子旨在通过不同场景展现午门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意义。

分词解释

1 地支的第七位,属马。2 用于计时:~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间。~饭。~睡。~休。~夜(半夜、子夜)。3 古同“忤”、“迕”,逆,背。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