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抃牛的拼音、解释、组词

扛鼎抃牛的简介:

káng dǐng biàn niú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AI解释

扛鼎抃牛》这个词组实际上由两个成语组合而成,分别是“扛鼎”和“抃牛”,其含义并不直接连贯,而是用于形容一个人力量极大、力气特别大。下面是对这两个成语的具体解释:

  1. 扛鼎: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的一种举重比赛。原本的意思是指能举起很重的鼎(古代的一种锅)。后来引申为能够承受重压或具有巨大的力量。

  2. 抃牛:此词同样源于古时的一种力量展示活动,意指以两手拍打耕牛之背以示力大无穷。后用来形容力气大、能胜任艰巨任务的人。

结合成语后的意思

综合“扛鼎”和“抃牛”的意思,“扛鼎抃牛”通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人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或巨大的能量,能够完成其他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例句

  1. 小明在体育比赛中展现了惊人的扛鼎抃牛之力,轻松地举起了重达三百公斤的杠铃。
  2. 足球场上他那扛鼎抃牛般的大力射门,助球队取得了宝贵的进球。
  3. 王师傅修缮老建筑,用了许多扛鼎抃牛的力气,终于将这座古迹修复如初。
  4. 这次搬运货柜的工作非常艰巨,但李老板凭借扛鼎抃牛的力量轻松完成了任务。
  5. 在抗洪救灾中,消防员展现了扛鼎抃牛般的救援精神和力量。

请注意,“扛鼎抃牛”这个词语并不常见于正式文言文中或日常口语表达中,而是在一些描述性较强的语境里使用。

分词解释

káng,gāng

1 用肩膀承担:~枪。

dǐng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2 锅:~罐。~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5 大:~族。~臣。~力支持。6 正当,正在:~盛(shèng )。

niú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气。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