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舞的拼音、解释、组词

扁担舞的简介:

biǎn dān wǔ
1.壮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流行于广西一带。舞者多为双数,四人至二十人不等,演时舞者围在长凳或木槽旁,各持扁担的一头,有节奏地敲击着长凳或木槽,使其发出响亮的声音,并边歌边舞。主要表现生产劳动过程及祝贺丰收的愉快心情。

  • AI解释

扁担舞》,是中国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中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这种舞蹈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尤其在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更为广泛。扁担舞因使用长形的竹制或木制扁担作为道具而得名,通常由多名女性共同表演,通过舞动扁担进行节奏变换和动作转换,展现出独特的舞蹈风格。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发展扁担舞起源于古代农业劳动场景,早期是农民在田间休息时即兴创作的娱乐方式。随着时间的发展,它逐渐从农业生产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
  2. 表演特色:舞者手持长扁担,在音乐伴奏下,通过上下挥动、交叉对击等动作,模拟日常生活中挑水、种田等活动,同时加入各种舞蹈技巧和创新元素,展现活力与韵律美。
  3. 文化意义扁担舞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它以舞蹈的形式传承了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

造句

  1. 在广西的苗年节上,我们有幸观看了原汁原味的扁担舞表演。
  2.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扁担舞是了解壮族文化的窗口之一。
  3. 扁担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4. 我们学校的民族舞蹈团正在积极筹备参加文化节,希望能将扁担舞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
  5. 每年秋季丰收节期间,村里的妇女们都会自发地组织起一场精彩的扁担舞表演。

分词解释

biǎn,piān

1 物体平而薄:~豆。~担。~圆。~铲。2 古同“匾”,匾额。

dān,dàn,dǎn

1 用肩膀挑:~水。2 承当,负责:~负。~任。~当。~待(①原谅;②担当责任)。~重任。~风险。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2 耍弄:~弊。~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