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尊叱驭的拼音、解释、组词
王尊叱驭的简介:
wáng zūn chì yù
1.《汉书.王尊传》:"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琊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后以"王尊叱驭"喻忠于吏事,不避艰险。
1.《汉书.王尊传》:"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琊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后以"王尊叱驭"喻忠于吏事,不避艰险。
- AI解释
《王尊叱驭》这个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讲述的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忠臣王尊的故事。"叱驭",意为呵斥驾驭马车的人,即在乘车出行时直接命令驾车的人(通常是仆人或下级)停止或者改变行程。
解释
王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臣之一,以忠诚刚直著称。一次,他正乘坐着马车前往某个地方办事。途中,突然听到了母亲的呼救声。按照当时的礼仪,儿子听到父母呼唤应当立即停车回家探望。于是,王尊大声呵斥驾车的人立刻停下马车,然后下车赶往家中。这个故事表达了对长辈孝顺与对国家忠诚之间如何取舍的态度。
造句
- 王尊叱驭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个人的道德选择是多么重要。
- 虽然王尊叱驭是为了尽孝道,但这种行为在当时也受到了一些争议。
-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像王尊一样,能够在个人责任与家庭义务之间做出正确的判断。
- 就算王尊叱驭的情景现在已不多见,但我们仍应铭记忠诚与孝顺的重要性。
- 在王尊叱驭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士大夫对待家国的双重责任感。
分词解释
王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尊
zūn
1 地位或辈分高:~长(zhǎng )。~卑。~贵。~严。2 敬重:~敬。自~。~重。3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府。令~。~姓。~驾。4 量词:一~佛像。5 同“ 撙 ”。
叱
chì
1 大声呵斥:怒~。~问。~骂。~责。~咤(发怒的声音)。~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驭
yù
1 驾驶马车:驾~。~手。2 统率,控制:“以八柄诏王~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