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阿基米德原理的简介:

ā jī mǐ dé yuán lǐ
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 AI解释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当一个物体被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流体(液体或气体)中时,它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这个浮力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力。这个原理是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首先提出的,因此得名。

详细解释如下:

  1. 定义:当固体完全浸入或部分浸入静止的液体中时,它会受到一个垂直向上的浮力作用。
  2. 原理核心: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的重量。换句话说,就是说,如果一个物体被完全淹没在水里,那么水会向上施加一个大小等于物体体积中的水的重量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构成了对物体的浮力。
  3. 应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比如用于判断物体是否能够漂浮;在船舶设计中用来计算船体所受浮力等。

以下是五个造句的例子:

  1. 小明用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轮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尽管它们的重量显然超过了水的重量。
  2. 他将苹果浸入水中时,观察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神奇效果:苹果下沉的部分越多,它受到的浮力越大。
  3. 阿基米德原理帮助工程师们计算出了潜艇在不同深度下所受的压力和浮力大小,确保了其安全操作。
  4.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李老师让学生们用各种材质、不同重量的小球进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
  5. 在一次科学课堂中,老师通过将不同体积和密度的物品放入水中,展示了如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来判断物品是否会漂浮。

分词解释

ā,ē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

1 建筑物的根脚:~石。~础。奠~。2 根本的,起始的:~本。~业。~层。~点。~准。3 根据:~于。4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团。~态。氨~。羧~。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3 姓。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

yuán

1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2 本来:~样。~型。~址。~主。3 谅解,宽容:~宥。~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5 同“ 塬 ”。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