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前207)的拼音、解释、组词
赵高(?-前207)的简介:
zhào gāo (?-qián 207)
秦朝宦官。原为赵国人。进入秦宫后任中车府令兼掌皇帝的符玺(大印)。亲近秦始皇少子胡亥。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伪造遗诏,逼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任郎中令,控制朝政,掌握大权。后杀李斯,任中丞相。不久又杀二世,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终被子婴设计杀死。
秦朝宦官。原为赵国人。进入秦宫后任中车府令兼掌皇帝的符玺(大印)。亲近秦始皇少子胡亥。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伪造遗诏,逼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任郎中令,控制朝政,掌握大权。后杀李斯,任中丞相。不久又杀二世,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终被子婴设计杀死。
- AI解释
《赵高(?-前207)》的详细解释
赵高是秦朝的一位高级官员,活跃于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初。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加入朝廷,并逐渐获得了权力和影响力。赵高的为人复杂,一方面他精通法律与文字狱,成为皇帝的宠臣;另一方面,他又通过权谋与陷害手段,使自己在政治斗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赵高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在秦二世时期篡位的过程,以及其后对秦朝政局的影响。他的手段包括利用皇帝昏庸、蒙蔽来操控朝政、迫害异己等行为。赵高的结局是悲惨的,在秦朝末年的动乱中被诛杀。
造句
- 他深知赵高在权力斗争中的手腕,因此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与之结怨。
- 尽管赵高曾经是秦始皇身边的红人,但他的权谋最终还是成了他自身的陷阱。
- 历史上的赵高,用尽各种手段以求巩固自己的地位,最终却因自己的一念之差而身败名裂。
- 赵高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使在权力的巅峰,也需谨慎行事,以免走向不可逆转的道路。
- 在这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每个人都必须像历史中的赵高一样,时刻警惕潜在的风险和陷阱。
这些句子通过引用或类比的方式使用了“赵高”的形象,以强调其复杂的个性、权谋手段及其结局的警示意义。
分词解释
赵
zhào
1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2 姓。
高
gāo
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2 高度:他身~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级。~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5 声音响亮:引吭~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7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11 姓。
前
qián
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五名。4 向前行进:勇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