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径一的拼音、解释、组词
周三径一的简介:
zhōu sān jìng yī
1.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为三比一。系古代关于圆周率的不太精确的估算。
1.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为三比一。系古代关于圆周率的不太精确的估算。
- AI解释
《周三径一》并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成语或数学术语,可能是对某个特定计算方法或者古文表达的理解偏差。在古代中国,有一种简单的圆周率近似计算法:“周三径一”,意思是用直径乘以3得到圆的周长。这是一种粗略的估计,用于简便计算,在没有精密工具的时代十分实用。
详细解释
- 周三径一:这个说法意味着一个圆的周长大约是其直径的三倍。
- 这个近似值在古代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需要快速估算或实际操作中,不需要非常精确的圆周率(π)的情况下。
- 实际上,π是一个无理数,其值约为3.14159,而“周三径一”的简化方法将其近似为3。
造句
- 古代工匠在制作圆形物件时,往往采用“周三径一”的原则来估算圆的尺寸。
- 虽然“周三径一”是简便的计算方式,但在精密测量中还是需要使用更精确的方法。
- 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时代,人们常用“周三径一”来快速计算圆形物体的周长或面积。
- 小明在学习数学时发现,“周三径一”的方法虽然简单但并不准确。
- 古籍记载,古代学者已知π值接近于3.14,但当时“周三径一”的说法十分流行。
请注意,《周三径一》并非正式的数学术语或成语。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基于该词可能代表的意义进行推测而来。如果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或者检查原来源。
分词解释
周
zhōu
1 圈子,环绕:~围。~天。~转(zhuǎn )。~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身。~延。~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岁。~年。~期。~星(十二年)。上~。4 完备:~到。~密。~详。~正(端正)。~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济。6 中国朝代名:西~。东~。北~。后~。7 姓。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径
jìng
1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道。山~。捷~。途~。大相~庭(相差太远)。2 直,直捷了当:~直。~流。~情(任性)。~自。3 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直~。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