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拼音、解释、组词

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简介: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kuài
快:痛快。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 AI解释

置之死地而后快》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军事策略,后被广泛用于形容人在面临绝境时激发潜能、背水一战的决心或通过困境达到某种满足。字面意义理解为将事情置于必死之地,然后才能获得满足或成功。

详细解释: - 置之死地:意思是把自己或所处的环境逼入一个极其危险或者无法挽回的局面。 - 而后快:意味着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反而能激发斗志,最终取得胜利,并从中获得快意。这常常用来形容在面临绝境时,通过采取冒险行动达到逆转局势、赢得胜利的目的。

成语通常用于表达在极端压力下做出巨大努力或决定,实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可以描述那些在逆境中奋发图强,最后扭转局面的人或事。

造句: 1.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险。但一些企业选择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快”,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走出困境。 2. 他决定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继续创业,这正是《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精神。 3. 这个团队面临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时,领导层毅然决然采取了大胆的改革措施,最终实现了华丽转身,体现了“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智慧。 4. 他决定在投资失利后放手一搏,将自己置于绝境以求突破,这正是典型的《置之死地而后快》做法。 5. 在关键时刻,他们选择了背水一战的方式,把公司推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最终却实现了奇迹般的成功转型。

分词解释

zhì

1 放,摆,搁:安~。布~。~放。~身。位~。~信。~评。~疑。~辩。推心~腹。~若罔闻。~之度外。2 设立,设备:装~。设~。3 购买:添~。~办。~备。~买。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

kuài

1 速度大,与“慢”相对:~车。~件。~步。~速。~捷。~马加鞭。2 赶紧,从速:赶~。3 将,就要;接近:天~亮了。4 灵敏:他脑子真~。眼明手~。5 锐利,锋利,与“钝”相对:王麻子刀剪真~。6 爽利,直截了当:爽~。心直口~。~人~语。7 高兴舒服:~乐。~意。痛~。愉~。~感。~事。~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