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的拼音、解释、组词

孝德的简介:

xiào dé
1.尊祖爱亲的品德。

  • AI解释

孝德》是儒家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奉养行为与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不仅是家庭伦理的核心之一,也是社会伦理的基础,它涵盖了从日常生活的照顾、精神上的慰藉到道德上的引导等多方面的内容。

详细解释

  1. 含义孝德是指子女对于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尊敬和奉养的态度与行为。它是基于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而产生的,强调了尊重、照顾及精神关怀的重要性。
  2. 来源与发展:“孝”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源远流长,《孝经》便是专门探讨“孝”的经典著作之一。“德”字则代表的是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孝德概念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尤其是孔孟所提倡的伦理观。
  3. 体现形式:从日常小事如尊称老人、关心长辈健康到重大事件如在父母有难时竭尽全力帮助等都可以被视为孝德的表现。

造句

  1.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孩子应当以深厚的孝德来回报。
  2.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崇尚孝德,认为这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品质。
  3. 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深知孝德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尽力去实践它。
  4. 孝德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社会价值观有所变化,但孝德这一传统美德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分词解释

xiào

1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2 居丧的事:守~。吊~。3 丧服:戴~。~衣。4 姓。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