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卢的拼音、解释、组词

蒲卢的简介:

pú lú
1.即果蠃。一种细腰的蜂。《礼记.中庸》:"夫政也者,蒲卢也。"郑玄注:"蒲卢,蜾嬴,谓土蜂也。《诗》曰:'螟蛉有子,蜾嬴负之。'螟蛉,桑虫也,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以成为己子,政之于百姓,若蒲卢之于桑虫然。"一说为芦苇。见朱熹集注。后因以"蒲卢"比喻对百姓的教化。 2.一种细腰的葫芦。 3.复姓。春秋时齐国有蒲卢胥。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蒲卢》一词并非常用词汇,查阅古籍资料,并未找到明确的记载。这可能是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的用词。不过,在一些地方方言或者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蒲卢”可能会有特殊的含义。

  1. 如果从“蒲卢”字面拆解来看:在某些方言中,如粤语和闽南语等,"蒲卢"有时被用来指代一种植物,通常指的是蒲葵(Palm tree),又名大王椰子。但这也并非普遍通用的定义。

  2. 结合“蒲”和“卢”的单独含义:“蒲”字在古代多与草本植物有关,而“卢”单独使用时较少有特定意义,在古文中常作为人名或地名的一部分出现。因此,如果要解释这个词语,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来确定其确切含义。

鉴于以上情况,以下提供五个以“蒲卢”的假定性用法为基础的造句示例:

  1. 在那片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中,参天的大王椰子树——即人们常说的蒲卢,矗立其间。
  2. 蒲卢是华南地区常见的一种棕榈科植物,它的叶子宽大而美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3. 传说中,古代先民们在建造房屋时会使用蒲卢叶来遮挡风雨,其坚韧与韧性令人赞叹不已。
  4. 当地的村民世代相传一种智慧:用精心挑选后的蒲卢干枝编织成篮子,既环保又实用。
  5. 每到盛夏时节,村头那棵古老的蒲卢树下总是坐满了纳凉闲谈的老人们。

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以上句子或提供更具体的信息以获取准确解释。如果有更多关于“蒲卢”的背景信息或其他相关词语需要帮助,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黄(蒲的花粉)。~棒。~草。~绒。~扇。2 指“菖蒲”:~节。~月(指农历五月)。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4 古同“匍”,匍伏。5 姓。

1 饭器。2 黑色:“~弓一,~矢百”。3 同“ 垆 ”,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