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眼睹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闻眼睹的简介:
ěr wén yǎn dǔ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AI解释
词语“耳闻眼睹”出自中国古代文献,意味着通过耳朵听闻和眼睛亲眼见到的事情。它强调了亲身体验和亲身经历的重要性,表达的是在了解某件事情时不仅要从别人口中听说,还要亲自去看、去感受。
详细解释: - “耳闻”,指的是通过别人的描述或听别人说而得知的情况。 - “眼睹”,则指的是一手观察到的事实或者亲眼看到的情形。两者结合使用,则意味着不仅依赖他人的信息来源,更要自己亲身经历和验证。
造句示例:
- 小明虽然多次听说过那座城市的美景,但直到亲自去了一趟之后,耳闻眼睹之下才真正领略到了它的魅力。
- 专家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地考察(耳闻眼睹),发现这个地区特有的地质结构对于研究地球科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这件事只有当事人亲身经历过后才会明白其中的真相,仅靠别人的转述或者传言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这就是所谓的“耳闻不如眼见”或“耳闻眼睹”的含义。
- 小王在决定投资前,先亲自去了解市场情况(耳闻眼睹),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 科学家们为了研究动物行为学,不仅要阅读相关文献资料(耳闻),还要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亲自目睹动物的行为模式(眼睹)。
分词解释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闻
wén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3 出名,有名望:~人。~达。4 名声:令~(好名声)。丑~。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6 姓。
眼
yǎn
1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睛。~底。~力。~色。~神。~帘。~目。~疾手快。2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光远大。~界开阔。3 孔洞,窟窿:炮~。针~儿。泉~。4 关节,要点:节骨~儿。字~儿。5 戏曲中的节拍:一板三~。6 当前:~前利益。~下。7 量词:一~井。8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睹
dǔ
1 看见:目~。先~为快。耳闻目~。熟视无~。有目共~。~物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