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桃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窃桃儿的简介:

qiè táo ér/er
1.对汉东方朔的戏称。

  • AI解释

窃桃儿》这个词语实际上是一个文学化的表达,它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或术语。不过,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含有“偷吃蟠桃”故事的情节设定。在古代神话中,“蟠桃”是王母娘娘在瑶池设宴时供宾客享用的仙果之一,象征着长寿和不朽。因此,《窃桃儿》可以被解释为某个情节或故事中,涉及到偷吃蟠桃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背景来源: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特别是其中的一段情节,讲述了孙悟空趁王母娘娘设宴之机,偷偷摘食了瑶池中的仙桃。
  • 象征意义:“窃桃儿”在文学作品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冒险或挑战既定规则的行为。蟠桃代表长寿和不朽的生命力,偷吃则意味着对权威的挑战、或是打破常规的行为。

造句

  1. 尽管果园主人三令五申禁止游客进入后山采摘,但仍有几个胆大的孩子偷偷溜进去摘了几个“窃桃儿”。
  2. 在一次冒险旅程中,主人公决定去偷吃“窃桃儿”,因为他相信这能够让他获得永生的秘密。
  3. 有些年轻人总喜欢做些“窃桃儿”的事情来挑战权威或规则,但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4. 虽然被禁止,小明还是偷偷地在后花园摘了几个“窃桃儿”,他想试试看这些果实味道如何。
  5. 在这场智力竞赛中,“窃桃儿”象征着突破常规、挑战自我和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的精神。

分词解释

qiè

1 偷盗:偷~。~取。2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位。~夺。3 私自,暗中:~笑。~听。4 谦辞,指自己:~谓。~以为可行。

táo

1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儿。~李(喻所教的学生)。~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形状像桃子的:棉~儿。3 指核桃:~仁。~酥。4 姓。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