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纪律的拼音、解释、组词

劳动纪律的简介:

láo dòng jì lǜ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纪律。中国宪法有遵守劳动纪律的规定。维护劳动纪律主要靠思想教育和劳动者的自觉性,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奖惩办法。

  • AI解释

劳动纪律》是指在企业或单位中,为了确保工作效率、维护工作秩序及保障员工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约束个人的行为来保证团队协作的有效性与生产过程的高效性。

详细解释: 1. 定义劳动纪律是对员工在工作期间应遵循的行为标准的一种正式规定。 2. 内容涵盖: - 工作时间管理(如上下班打卡、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 工作场所行为规范(禁止大声喧哗、确保个人形象整洁等)。 - 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必要的安全装备、遵守安全生产规定)。 3. 目的与意义: - 保障公司正常运营,提高工作效率。 - 维护工作环境的和谐稳定。 - 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造句示例:

  1. 公司要求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
  2. 劳动纪律不仅体现在工作中,还包括在休息时间的行为规范上。
  3. 如果某个员工违反了劳动纪律,公司可能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4. 在招聘新员工时,企业会强调他们需要理解和接受公司的劳动纪律规定。
  5. 通过严格实施劳动纪律,可以有效减少工作场所的事故率。

以上内容是基于对“劳动纪律”这一概念的理解而编写,具体应用场景和要求可能因不同公司或行业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分词解释

láo

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成绩)。按~分配。2 辛苦,辛勤:~苦。~顿(劳累困顿)。~瘁(劳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烦~。任~任怨。3 劳动者的简称:~工(旧时指工人)。~资。4 用力:~苦功高。勤~。徒~无功。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军(慰劳军队)。6 姓。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jì,jǐ

1 记载:~年。~元。~行(xíng)。~实。~念。~传(zhuàn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2 记年代的方式:一~(古代指十二年)。世~(一百年)。3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4 法度:~律。违法乱~。5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2 约束:~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