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的拼音、解释、组词

体态的简介:

tǐ/tī/bèn tài
1.人体的姿态;样子。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身体的姿势、形态。【例】体态高雅、体态轻盈

1. 姿势、形态。如:「体态高雅」、「体态轻盈」。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体态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温柔,姻缘是五百载该拨下的配偶。」

体态》这个词主要指的是一个人身体的姿态或动作,也可以泛指生物或物体的形状和姿态。它既包含了静态的身体姿势,也包括了动态的动作表现。

详细解释:

  1. 静态姿势:在不运动的状态下,人或者动物的身体所呈现出来的姿态。
  2. 动态动作:人在进行某项活动时身体展现出来的方式或形态。
  3. 体态特征:个人独特的身体形状和动作习惯,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或是某种特定的性格特质。

造句:

  1. 她走起路来总是挺胸收腹,体态非常优雅。
  2. 在表演中,演员们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展现不同的角色,让人印象深刻。
  3. 经过长期的舞蹈训练,她的体态更加优美,动作也更为流畅自然。
  4. 保持良好的体态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可以帮助预防多种疾病。
  5. 这只小狗的身体结构非常独特,体态显得比同种其他狗狗要更活泼灵动。

这些句子分别从静态姿势、动态动作、体态特征的角度出发,展示了“体态”这个词的丰富含义。

分词解释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ài

1 形状,样:~度。状~。姿~。形~。神~。动~。静~。事~。情~。常~。变~。体~。生~。2 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