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军的拼音、解释、组词
六军的简介:
liù/lù jūn
1.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左传.襄公十四年》:"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后因以为国家军队的统称。 2.晋世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3.指唐之禁军六军。
1.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左传.襄公十四年》:"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后因以为国家军队的统称。 2.晋世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3.指唐之禁军六军。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有六军,《周礼.夏官.大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后世遂以六军指皇帝的军队或皇家侍卫军队。唐.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六军》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通用词,通常“六军”特指中国古代军事组织中的单位或者是某些文学、历史典籍中的特定表述。在中国历史上,“六军”一般用来形容军队规模之大或者是在描述某些重要事件或人物时使用的一种说法,并非单独作为一个词语存在。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唐朝时期,皇帝的卫队被称为“六军”,它是指天子身边最精锐和最忠诚的部队,后来这一称谓逐渐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称呼。在更广泛的军事术语中,“六军”也可能指代一支军队分为六个军团或单位的情形,但具体含义会根据上下文不同而有所变化。
下面我提供5个使用“六军”的造句:
- 唐朝皇帝的身边有着著名的“六军”,他们是国家最忠诚的力量。
- 在古代战场上,“六军”代表着强大的军队力量。
- 这次战役中,我们的六军人数虽然不多,但凭借战术运用取得了胜利。
- 古代中国军队分为六个军团,即所谓的“六军”,各司其职,互为犄角之势。
- 《诗经》中有描述,“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实维我仪,扶我于飞,扶我于粲。既见君子,云何其忧?为当时国君身边最忠诚的六军士卒感到骄傲。
请根据实际情况或上下文适当调整使用“六军”的具体语境和背景信息。
分词解释
六
liù,l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军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