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则的拼音、解释、组词

是则的简介:

shì zé
1.虽则;虽然。

  • AI解释

《是则》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或标准词汇,因此它的含义可能不是特别明确。不过根据其结构和组成部分,“是”通常表示“这”、“此”,而“则”有时用来表达某种规则、道理或情况的设定。综合考虑,可以尝试将“是则”理解为一种表达特定情况下某种行为或状态的原则或规定。

详细解释

  1. 含义推测:根据结构分析,“是则”可能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应该遵循的行为原则或规律。
  2. 应用场景:如果要具体化,“是则”可以用来表示在某个情况、场景下的正确做法或应当遵守的准则,类似于“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这样行动”。

造句

  1.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是则》我们首先应保持冷静。
  2.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则》他们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提高技能水平。
  3. 要想成功创业,《是则》你需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商业计划。
  4. 当你遇到困难,《是则》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在团队合作中,《是则》每个人都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

请注意,上述造句中的“是则”部分并非传统或正式用法。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替换为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如果需要更加准确的表达和解读,请提供更多的语境信息,以便进行更为精确的理解和应用。

分词解释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