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滞的拼音、解释、组词

怯滞的简介:

qiè zhì
1.动作迟缓。

  • AI解释

词语《怯滞》由两个部分组成:“怯”和“滞”。

  1. :在现代汉语中,通常表示因害怕或胆小而表现出的行为特征。比如形容一个人做事时因为害怕失败或者受到伤害而犹豫不决。

  2. :有几种含义,但在《怯滞》这个词的语境中,一般用来描述一种动作、思想上的不流畅或缓慢的状态,可以理解为行动迟缓、不灵活。

因此,“怯滞”一词综合起来表达的意思是因害怕或担忧而表现出的行为上犹豫不决、行动迟缓的特点。它常用于描绘那些因为恐惧或担心而无法迅速作出决定或采取行动的情况。

造句:

  1. 面对新的挑战,他显得有些怯滞,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
  2. 小明在众人面前讲话时总是很怯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3. 因为害怕被批评,她做任何决策都显得非常怯滞
  4. 老板的新项目提议让他感到非常怯滞,因为他担心会因此失去现有的工作。
  5. 为了改善这种怯滞的状态,他决定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以增强自信心。

这些句子帮助更好地理解“怯滞”的含义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qiè

1 胆小,没勇气:~场。~懦。~弱。~步。~阵。羞~。2 俗气,见识不广,不合时宜:露~。

zhì

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留。~销。~空。呆~。~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针。~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此有~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