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刑而王的拼音、解释、组词

当刑而王的简介:

dāng xíng ér wáng
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 AI解释

"当刑而王"这个成语出自于春秋时期,原意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最尊贵的人,在应受刑法时也要依法行事。这里的“刑”指的是刑罚或处罚,“王”在此并非指帝王,而是指一般意义的法则、规则或秩序。因此,该成语强调的是无论身份如何,都应该遵守法律或规矩,不可有特权。

详细解释

  • 当刑而王:指在面对法律制裁时,即使是贵族或者地位显赫的人也必须接受同样的惩罚。
  • 含义引申:这个成语常用来强调公正和法治的重要性,即无论社会地位如何,每个人都应该平等对待法律。

示例造句

  1. 在我国,不论是谁触犯了法律,都会依法处理,“当刑而王”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
  2. 当刑而王”的精神告诉我们: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你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也不例外。
  3. 这家公司的领导层十分重视“当刑而王”,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在公平的规则下工作和竞争。
  4.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政府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当刑而王”成为新的社会治理理念。
  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当刑而王”的原则,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分词解释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xíng

1 对犯罪的处罚:~罚。~法。~律。~事。执~。服~。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讯。受~。~具。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