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的拼音、解释、组词
存款准备金的简介:
cún kuǎn zhǔn bèi jīn
商业银行为准备存户提款而保留的现金和按规定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按法定准备率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称为法定准备金,超过法定部分的准备金称为超额准备金。控制存款准备金数量,是中央银行控制国民经济信用总量的手段之一。
商业银行为准备存户提款而保留的现金和按规定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按法定准备率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称为法定准备金,超过法定部分的准备金称为超额准备金。控制存款准备金数量,是中央银行控制国民经济信用总量的手段之一。
- AI解释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定义: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如中国人民银行)的一笔钱,这些钱是为了保证银行能够应对客户提取存款的需求而设置的最低资金储备。
2. 功能作用:
- 稳定金融系统: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有效控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
- 风险管理:要求银行保持一定比例的资金存放于中央银行,有助于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 信贷政策调控工具: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和资金运用效率。
3. 管理机制:
- 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市场利率和宏观经济目标设定适当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
- 商业银行需按照规定比例将一部分吸收的存款存入中央银行,这部分钱不可自由使用于放贷等业务操作中。
4. 影响因素:
- 经济增长状况
- 物价水平波动情况
- 国际市场变化趋势
5. 实例说明:
假设某商业银行收到客户10亿元人民币的存款,如果当前法定准备金率为8%,则该银行需要将其中的8000万元存入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
以下是五个使用“存款准备金”一词造句的例子:
- 银行必须按照最新政策的要求,调整其存款准备金以符合新的监管标准。
- 为了应对市场波动,多家商业银行集体上调了自身的存款准备金水平。
- 中央银行最近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将有效释放约1500亿人民币的流动性。
- 在金融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央行可能会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加强金融机构的资金稳定性。
-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管理金融市场、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分词解释
存
cún
1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在。~亡。生~。2 保留,留下:保~。留~。~照。~疑。去伪~真。3 寄放:寄~。4 停聚:~水。5 怀有,怀着:~心。不~任何奢望。
款
kuǎn
1 诚恳:~留。~曲(qū)(殷勤的心意)。~待。~洽(亲切融洽)。~诚。~语(恳切谈话)。2 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落~(题写名字)。题~。3 式样:~式。4 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条~。第三条第一~。5 经费,钱财:~项。~额。公~。存~。汇~。6 敲打,叩:~门。~打。~塞。~关而入。7 至:“绕黄山而~牛首”。8 留,招待:~客。9 空:“~言不听,奸乃不生”。10 缓慢:~步。~~。
准
zhǔn
1 允许,许可:~许。~予。批~。2 〈介〉依照,依据:~此处理。3 定平直的东西:水~。~绳。4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则。标~。5 箭靶的中心:~的(dì)。6 正确:~确。~星。瞄~。7 〈副〉一定,确实:~保。~定。8 鼻子:隆~(高鼻子)。9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尉。~平原。
备
bèi
1 具备;完备:具~。完~。求全责~(要求全面、完美)。2 预备;准备:预~。防~。准~。筹~。~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注。~忘录。3 设备:设~。装~。军~。
金
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