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哨子的简介:

shào zǐ
1.口哨。 2.用竹﹑金属或塑料等制成的能吹响的器物。 3.骗子,以欺诈为业的游民。 4.在军中做侦察工作的人,即探子。

  • AI解释

《哨子》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用于发出声音信号的一种器具,常见于军事、体育活动、交通指挥等场合。其形状多样,材质各异,常见的由金属(如铜或铝)、塑料制成。哨子主要用于传递信息、警示以及组织活动。

详细解释

  1. 功能用途:哨子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发出特定的声音来传递信息或者作为信号使用。
  2. 常见场景
  3. 在体育赛事中,裁判员会使用哨子来判断比赛的结果或暂停比赛;
  4. 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时,哨子常用来组织队伍、传递指令;
  5. 交通指挥场合,交警也会用到哨子来进行疏导和警示。
  6. 象征意义:除了实际的功能外,哨子也往往被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在一些地方的民俗活动中,哨子可能是传统活动的一部分,代表着某种文化传承。

造句

  1. 在足球比赛中,裁判员一吹哨子比赛就暂停了。
  2. 军训时,教官用哨声来组织同学们进行队列练习。
  3. 爷爷退休前是交通警察,他常常用哨子指挥行人和车辆。
  4. 体育课上,老师用哨子控制同学们的活动节奏。
  5. 队伍出发前,领队先吹响哨子提醒大家集合。

分词解释

shào

1 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兵。~卡(qiǎ ㄑㄧㄚˇ)。~所。岗~。放~。2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历代标准不一。3 一种小笛:~子。4 用口吹出的高尖音:口~儿。5 鸟叫。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