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兴的拼音、解释、组词
寄兴的简介:
jì xīng/xìng
1.犹兴寄。指文艺作品的深刻寓意。 2.寄寓情趣。
1.犹兴寄。指文艺作品的深刻寓意。 2.寄寓情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寄托情趣。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得杜甫诗数百首,爱其浩荡津涯、处处臻到,始病沈宋之不存寄兴,而讶子昂之未暇旁备矣。」宋.刘过〈贺新郎.老去相如倦〉词:「人道愁来须????酒,无奈愁深酒浅,但寄兴焦琴纨扇。」
《寄兴》,这个词通常是指寄托情思,以诗文表达情感或志向的一种方式。在古代文学中,“寄”往往指诗人、作家通过某种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者理想,“兴”则是由某物引发的情思或联想。“寄兴”一词结合了这两层意思。
详细解释
- 寄:寄托,将情感、志向等投射到某个对象上。
- 兴:指因某一景象或事物而产生的感触和联想。
- 寄兴:即通过某种形式(如诗文)表达个人的情感、理想或者对某事的看法。
造句
- 李白的《静夜思》就是一首典型的寄兴之作,借由床前明月光这一景象引发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通过描绘江上的风景和历史人物的故事,寄托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 诗人常常利用自然景观或日常事物来寄兴,以表达个人的情感。杜甫的《春望》就是一个例子,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 在现代文学中,人们也常用“寄兴”来表达个人理想、社会批判或文化反思。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经常利用人物和故事寄兴于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水之景,寄托了他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寄兴”的一种美好境界。
这些例子展示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寄兴”作为一种文学手法被广泛运用,它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表现力,还能加深读者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