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文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诉讼文书的简介:
sù sòng wén shū
为进行诉讼而制作的文书。如起诉状、各种笔录、判决书、裁定书等。
为进行诉讼而制作的文书。如起诉状、各种笔录、判决书、裁定书等。
- AI解释
《诉讼文书》是一个法律术语,指的是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向法院提交的各种文件和书证。这些文书是正式且规范化的书面材料,通常包括但不限于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反诉状等。它们不仅记录了案件的基本事实、当事人的诉求或意见,还反映了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及纠纷解决过程中的细节。
详细解释
- 性质:诉讼文书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格式要求,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内容标准。
- 作用:用于明确双方争议的事实与理由,以及请求法院通过审判程序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类型:
- 起诉状: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提交的法律文书。
- 答辩状:被告对起诉状提出答辩意见或反驳依据时制作和提交的文件。
- 上诉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裁定,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再次审理请求时所撰写的书面材料。
- 反诉状:在案件中,为对抗原告的诉求,另一方当事人向同一审判机关提出的独立诉讼要求。
造句
- 法官仔细地审查了张三提交的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
- 李四收到法院传票后,迅速咨询律师并撰写了详细的答辩状。
- 王五在上诉时特别注意了格式和语言的规范性,以提高胜诉的可能性。
- 张六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在案件中提出了反诉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 法院通过审查双方提交的诉讼文书来确定案件的事实与法律依据。
分词解释
诉
sù
1 叙述,倾吐:告~。~苦。~愿。~衷情。倾~。2 控告:~讼。控~。上~。申~。败~。撤~。
讼
sòng
1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2 争辨是非:争~。聚~纷纭。3 自责:自~。4 古同“颂”,颂扬。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