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调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计划调节的简介:
jì huà tiáo jié
由国家计划调节经济的运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配置,以及生产、扩大再生产和流通、分配等都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一安排,指令性计划占主导地位,辅之以指导性计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后,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则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仅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由国家计划调节经济的运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配置,以及生产、扩大再生产和流通、分配等都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一安排,指令性计划占主导地位,辅之以指导性计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后,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则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仅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 AI解释
《计划调节》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指的是政府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生产、消费等计划,并通过行政手段调整这些计划的过程。这种模式强调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高度控制和干预,通过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来调控资源分配和社会经济发展。
在现代语境中,“计划调节”这一概念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一种有计划的资源配置方式或管理方法,在特定领域内也可以指依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和策略进行管理和调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模式通常需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以下是五个使用“计划调节”的造句:
- 为了实现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政府采取了更加灵活有效的计划调节措施。
- 在农业领域实施精准化、科学化的计划调节,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生产计划,采用计划调节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竞争力。
- 政府通过制定详细的节能减排计划并加以严格的执行监督,促进了环保型社会的建立与发展。
- 在疫情期间,政府部门利用计划调节手段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词解释
计
jì
1 核算:~时。~量(liàng )。~日程功。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湿度~。3 主意,策略:~策。~谋。4 谋划,打算:~划。~议。5 姓。
划
huá,huà
1 用刀或其它东西把物件分开或从物件上面擦过:~一道口子。2 用桨拨水使船行动:~水。~船。~艇。3 合算,按利益情况计较是否相宜:~算。
调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